中國甘肅在線成縣訊 近年來,成縣紙坊鎮堅持黨建引領、生態立村、旅游活村、產業富村的發展思路,把黨建引領和支部帶動作為助力鄉村振興的有效抓手,創新“黨建+”模式,在廟下村探索出一條“黨支部+合作社+村集體經濟+貧困戶+農戶”的生態發展道路,積極構建打造了康養旅游基地。
黨建引領推進基地建設。由廟下村黨支部領辦的成縣宏安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3月,注冊資金664.9萬元,帶動貧困戶186戶,是省級示范社、“三變”試點承接主體。近年來,合作社借助廟下村基礎產業優勢,采取“黨支部+合作社+村集體經濟+貧困戶+農戶”的運營模式,把原來綜合效益較低的山坡地、坑洼地整合規劃,開展有機蔬菜種植、特禽養殖,依托荷花打造集高新農業、文化觀光、康養旅游于一體的現代生態田園綜合康養旅游風景帶。
多元融入打造康養旅游。廟下村依托原生態自然景觀,做足“康養旅游”文章,在不改變原有地形地貌和自然條件的基礎上,實施了基礎設施建設,硬化道路4公里,接通供電線路,修建蓄水池一處,建成果蔬保鮮庫一座,建設標準化牛羊舍和冷水魚養殖垂釣區,配套建設管理用房、購置儀器設備等。建成游客接待中心,高標準打造了集餐飲住宿于一體的農家樂,建設了旅游觀光采摘基地,其中烏龍頭采摘區210畝、香椿采摘區305畝,建成20畝蓮藕種植暨荷花風景帶,基地采摘、垂釣、休閑、娛樂等項目的建成,一個康養旅游精品鄉村已然形成。
產業培育增加群眾收入。鄉村振興的關鍵在產業,廟下村黨支部依托村上資源優勢,通過合作社流轉土地4523畝,改造荒山荒坡3000畝,種植核桃樹1200畝,松樹605畝,建成牧草基地1000畝,帶動本村及周邊群眾發展中藥材產業,種植連翹、冬花、桔梗、大黃等200余畝;氐慕ǔ,村里“沉睡”的資源活起來了,分散的資金聚起來盤活利用,全村已籌集股金140余萬元,勞務技術折資入股19.3萬元,其他實物折資入股46.6萬元,給貧困戶配股100余萬元,村社集體經濟重新被激活,與群眾一同增收致富,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紙坊鎮正在一步步實現鄉村繁榮。
(成縣政府辦 胡雅美)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