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成縣訊 今年以來,成縣深入貫徹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按照“四個不摘”的總體要求,以群眾增收為目標,克服疫情反復等超預期因素影響,扎實開展“春風行動”、“點對點”組織輸轉和東西勞務協作、鄉村就業工廠開發認定標準化建設等工作,確保農村勞動力應轉盡轉,脫貧勞動力就業穩定、收入不減,鄉村振興就業幫扶工作有效推進。截至目前,全縣輸轉富余勞動力 5.5081萬人,其中:向省外輸轉 2.5086萬人,向縣外省內輸轉0.7494萬人,縣區內就地轉移2.2501萬人,完成年任務5.4萬人的102%,實現勞務收入11.32億元。其中:脫貧勞動力和易致貧邊緣口輸轉 2.0059萬人,完成任務2萬人的100.3%,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9人。
一、加強業務培訓,提升就業能力。按照職業技能培訓為就業服務的理念,本著“磨刀不誤砍柴工”思維,積極組織有培訓意愿的勞動力參加各類技能培訓,堅持職業技能培訓到戶到人,切實引導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加強培訓項目和市場需求的有效銜接,持續完善培訓輸轉一體化工作機制。今年共培訓4334人,其中脫貧勞動力865人。
二是創造就業機會,服務本地就業。密切關注外出務工勞動力就業情況和流動情況。重點關注因疫情等原因和企業裁員導致的返鄉人員情況,特別是脫貧勞動力返鄉情況。做到返鄉回流人員底數清、勞動能力清、就業狀態和意愿清,對82名返鄉回流人員全部實現就業。今年以來,共建立鄉村就業工廠4家,轉型升級就業工廠1家,新發展認定鄉村就業工廠1家,新開發認定就業幫扶車間8家,新轉型升級發展認定鄉村就業工廠6家,就業幫扶車間5家。第二批發展認定的3家鄉村就業工廠(幫扶車間)正在資料審核中,力爭年內鄉村就業工廠(就業幫扶車間)總數達到51家。目前,縣內就地轉移(中小微企業、建筑業、服務業、家庭農場、零售業)4690人,月工資收入均在2800元以上;鄉村就業工廠和就業幫扶車間吸納528人,月工資均在1800月以上;縣區內在建工廠項目吸納 326 人,月工資均在3000元以上;鄉村公益性崗位安置3450人,月補助500元,年工資性收入6000元。
三是借力協作機制,加強勞務輸轉。充分利用省內、東西勞務協作機制,積極創造條件,多渠道加強工作對接,增加就業崗位。截至目前,我縣與河西5市累計簽訂勞務協議3份(包括兩地人社部門協作、勞務中介機構、企業單位等簽訂的協議),舉辦專場招聘會7場,106家企業累計提供用工崗位1700個 ,共向酒泉地區組織輸轉268人 。輸送赴山東省務工人員832人(其中脫貧勞動力242 人),完成年任務420人的198%,赴山東省務工人員中向青島市輸轉勞動力435人。
四是落實優惠政策,強化保障能力。通過“ 送溫暖留心、穩生產留工、優服務留人”的理念,有效解決外出務工人人員存在或出現的家庭困難,解除外出人員的后顧之憂。嚴格落實東西部勞務協作優惠政策,對92名脫貧勞動力,按政策規定每人給予2000元的獎補(一次性生活及交通補貼,一次性穩崗補貼);對78名普通戶勞動力,按政策規定每人給予1000元的一次性獎補。已兌現了第一批獎補,支出獎補資金26.2萬元;第二批東西協作勞務獎補及鄉村就業工廠(就業幫扶車間)認定獎補、穩崗就業獎補按照程序正在審核資料,計劃9月20日前完成全部獎補。對符合獎補條件的9612人(除青島務工的脫貧勞動力及邊緣易致貧人口),每人按300元的標準進行獎補。對除青島市和甘肅省以外第三方地區輸轉的脫貧勞動力,邊緣易致貧人口務工滿六個月落實500元/人的一次性交通補貼,此項工作正在收集整理資料,爭取在9月25前完成獎補工作。
(成縣政府辦 張建強)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