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兩當訊(通訊員:張云霞)種菜智慧控溫、養蜂手機實時監測、智能化養殖南美白對蝦、農產品“觸網”飛出大山……走進兩當縣的廣袤田野,一幅幅智慧農業的圖景躍然眼前,處處洋溢著科技興農的生機活力。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兩當大地涌現出一批“新農人”,他們依靠技術、專業知識在現代農業中大顯身手,為鄉村帶來新理念、新模式、新活力,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興農人”。
“會種田”到“慧種田”
“以前種菜憑經驗,看天吃飯,現在靠科技,智慧賦能,不僅省時省力,而且增產高效。”梁讓明是楊店鎮豆坪村的蔬菜種植大戶,前兩年看準了智慧農業的廣闊前景,于是在自家的無公害大棚里,安裝了采集溫度、濕度、光照、土壤酸堿度等信息的“大數據智慧農業監控儀”,可提供24小時溫濕度監測和實時高低溫告警服務,避免棚內溫濕度異常帶來的損失。
“蔬菜大棚變得更‘智慧’,種田也跟上了新時代。”梁讓明說,今年用這種科技手段種植的蔬菜產量比去年提高10%,增收2萬多元。
依靠科技種田的可不止梁讓明這一位新農人。智慧種植,在兩當也有著不同的“新花樣”。
站兒巷鎮馮河村村民祁明喜靠著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大山里養出了海蝦,有望產值達到100多萬元以上;管江村村民曹志剛通過科技養蜂,全年增收13萬元;西坡鎮西坡村村民趙炳樂通過可視頻智慧養殖平臺,帶動周邊縣區1000余戶群眾走上養雞致富路……
伴隨著田野里的新技術層出不窮,兩當農業科技化水平穩步提升。傳統農業正插上智能化、數字化、科技化翅膀,越來越多的農業生產活動裝上了“智慧大腦”,越來越多的農民從“靠經驗”到“靠數據”,從“會”種田到“慧”種田,兩當大地的鄉間田野,處處涌動著蓬勃活力和嶄新氣象。
“新農具”干“新農活”
“這里的綠殼雞蛋,都是純天然養殖的土雞,營養價值高,味道鮮美……”“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我的直播間,接下來我將繼續帶領大家一起‘云游’美麗云屏,今天要到天門看云海……”日前,電商達人龐香正在直播間“賣力吆喝”香菇、木耳、花椒、綠殼蛋等特色農產品,吸引數千人在線觀看。
在龐香看來,電商直播給傳統農業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電商打開了兩當特色農產品的銷路,把原本只能賣往本縣和鄰縣的農產品,銷往了全國,還賣出了好價錢。”
近年來,隨著電商、直播帶貨等新業態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村播”“網紅”活躍在田間地頭,圍繞鄉村美景、美食特產、特色民俗、生產勞作等進行內容創作,帶動鄉村產業發展。
為拓展“新農人”參與鄉村振興渠道,兩當縣積極探索“數字鄉村”新路徑,借助數字技術,借力短視頻、直播帶貨,打造一批電商達人、培訓一批農產品營銷師,為兩當農產品和文旅資源“吆喝”代言,加速培育更多高素質農民,讓其轉型成長為“新農人”。
鄉村代有才人出,越來越多“新農人”成為了農業農村創業創新、加快鄉村全面振興的“興農人”,他們正在兩當大地唱響鄉村振興的“新農歌”。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