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王嬌 編輯員:楊文妍)近日,隴南市白龍江沿岸的油橄欖漸次成熟。在隴南市武都區外納鎮稻畦村,圓潤飽滿的橄欖果掛滿枝頭,村民們忙著采摘、搬運果實。
在武都區興源油橄欖農民專業合作社,一顆顆橄欖果經過篩選、裝車,被送往周邊的油橄欖加工企業。興源油橄欖農民專業合作社搭乘武都區“3+6”農業特色產業體系建設的“快車”,大力栽植發展油橄欖苗木,種植油橄欖面積900多畝,既綠化了山坡,又帶動群眾增加了收入。
武都區外納鎮稻畦村黨支部書記、興源油橄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茹興山介紹,僅油橄欖一項,就占到當地農民收入的30%以上,為有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合作社今年鮮果產量有近80噸。采摘期間,村民在合作社務工,一天收入100元,采摘期大概是一個月。
走進武都區漢王鎮隴南市祥宇油橄欖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加工車間,生產線開足馬力進行榨油作業。該企業與周邊合作社、農戶簽訂購銷協議,做到隨運隨收,有效拓寬了當地油橄欖銷售渠道。
近年來,武都區依托得天獨厚的光熱資源,緊緊圍繞“3+6”農業特色產業體系,扎實推進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按照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發展思路,深入開展產業賦能行動,僅武都區油橄欖基地種植就已惠及4.5萬農戶、21萬多人,適生區油橄欖人均收入2200元,綜合產值達18.6億元。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