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焦小菊)碩果累累的秋收季節是大地積攢了整個春夏的情意而化作的一份豐厚的饋贈,秋日在四季中綻放出熠熠光芒。走進武都區馬營鎮萬畝特色產業基地,一股淡淡的中草藥的香味撲鼻而來,記者看到農戶們正忙著采挖、挑選、打包中草藥,現場一片繁忙的景象。
“現在正是中藥材的采收階段,我們到各村(雇傭小工)給我們采挖中藥材,采挖的中藥材也不愁賣,客戶每天上門采收,通過馬營政府的大力支持,帶動我們周邊的種植大戶農戶采挖中藥材前景非常廣,我們非常有信心。”種植戶劉國軍說。
中藥大黃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具有清濕熱、祛瘀、解毒等功效。馬營鎮得天獨厚的水土資源給大黃等中藥材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是天然的“中藥材寶庫”。
近年來,武都區馬營鎮為了發展好中藥材產業,堅持因地制宜,按照“保品牌、調結構、強服務、促增收”的思路,在梁塄坎村和陳塄坎村之間打造了萬畝特色產業示范基地,種植了以當歸、黨參、大黃為主的中藥材,狠抓標準化種植基地建設,依托中藥材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載體,不斷拓寬產品銷路,全力推動中藥材產業提質增效。在馬營鎮“中藥材”不僅變成了“聚寶盆”,也帶動了周邊群眾就業,增加收入,實現共同富裕。
“馬營鎮立足地域優勢,采取農戶+黨支部+合作社的方式,大力發展以當歸黨參大黃為主的中藥材產業,近年來,我鎮采取了一系列獎補措施,鼓勵藥農積極種植中藥材,時下我鎮2.2萬畝中藥材迎來了采挖期,預計今年產量達44萬公斤,中藥材已經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為助推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武都區馬營鎮副鎮長王輝輝說。
據了解,武都區中藥材的發展已從最初的零星種植轉變成連片規模,現已在馬營、池壩、魚龍、隆興、安化、磨壩等地建成多個萬畝中藥材基地和中藥材加工場 。武都區現有各類中藥材1200多種,主要包括紅芪、黃芪、紋黨參、當歸、大黃等,其中有“米倉紅芪”“武都黃連”“武都大黃”“武都當歸”等多種“甘味”名品,已成為武都對外的“金字招牌”。截至目前,武都區中藥材種植面積達22.9萬畝,預計產量5.8萬噸,預計一產產值7億元,預計全產業鏈產值20.3億元。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