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讓青春之花綻放在每個角落——記中鐵二十一局搶險救災青年突擊隊

時間:2024-01-18 23:08:06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 焊花飛舞,錘子叮咚,位于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縣楊家嶺小學校園里傳來陣陣工具的敲打聲,電焊機的嘶鳴聲,中鐵二十一局集團二公司近50多名工人頂著嚴寒正在維修地震中受創的學校,搭架子、拆危墻、補修墻面裂縫、抹灰,預計春節前完成15所學校的維修任務。

2023年12月18日23時59分,積石山縣大地突然劇烈震動,仿佛在揚起手中的簸箕。房屋的梁柱在劇烈的震動中左沖右撞,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羊叫聲、雞鳴聲交織在一起,黑暗的鄉村阡陌上,驚慌失措的人們紛紛逃離即將傾覆的家園。

“地震了!”隨著這一聲的脫口而出,積石山縣大河家鎮項目部的張工感覺血液噌地直沖腦門,迅速穿上衣服、大聲呼喊其他同事!“當時院子里的同事們有的裹著被子,有的衣衫單薄,穿著拖鞋冷的瑟瑟發抖,真的沒想到災難近在咫尺,大腦一片混沌”張工回想那晚的情景仍心有余悸。據中國地震臺網發布,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縣發生了6.2級地震。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牽動了全國十四億人民的心。

在這場地震中,我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也看到了人類在災難面前的團結與勇氣。在地震發生之后,身處災區的中鐵二十一局二公司大河家項目部迅速組建了一只由黨員、團員青年和退伍軍人組成的突

擊隊,積極開展自救,安置當地群眾,搶修“生命通道”,為后續救援爭取黃金時間。

地震發生后,中鐵二十一局迅速啟動了應急預案,快速成立了積石山抗震救災現場指揮部。集團領導第一時間奔赴地震受災最嚴重的大河家鎮。

他們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為受災群眾提供了及時、有效的救援支持,在這場災難面前,中鐵二十一局作為駐甘央企,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聞令而動,盡銳出戰12月19日接到臨夏州委、州政府的緊急通知后,中鐵二十一局二公司副總經理兼抗震救災指揮部救援組長張建明,堅決表態道:“我們將在3天內在梅坡村的8個安置點搭建500間板房,提供1000張床位。我們將全力以赴,集結一切力量,不遺余力地支援大河家鎮的抗震救災工作。”他的堅定表態,展現出了中鐵二十一局二公司在面對抗震救災的決心和擔當。

中鐵二十一局東鄉沿洮河項目部聞令而動,在得知災區面臨著物資匱乏的困境,19日晚上,項目部就近緊急籌措了一批物資,包括大餅、蔬菜、面條、食用油、牛肉、礦泉水、方便面、帳篷和活動板房等。

幾十輛大大小小的車輛集結起來,以最快速度駛向大河家鎮,為受災群眾送去溫暖和希望。時下室外溫度都在零下十幾度,天寒地凍,安置無家可歸的村民成了燃眉之急。

在人手緊缺、時間緊迫的數九寒天,大多數工人們已經放假回家。張建明目睹這一切,心中焦急不已。他整天奔波于大墩村二社、四社、五社、七社以及梅坡村的安置點之間,催促并監督施工進度,以確保在節點內按時完工。

面臨現場人手不足的緊急情況,張建明立即從東鄉沿洮河項目部抽調人員,全力支援。從副經理、總工程師、技術員、電工、安全員,到廚師和幫廚,傾其所有,全力以赴。

“小姨子出嫁,要送到陜西去,現在這種情況我就不去送嫁了……,”原本想要請假送小姨子出嫁的洮河項目部的大廚放棄了對親人的許諾,踏上去大河家鎮的救災現場。

“孩子感冒,發高燒幾天了……媳婦怪著呢……”項目總工王云龍說完,頭也不回的帶著技術員匆匆奔赴大河家鎮的大墩村七社的安置點上。“面都坨了,能吃嗎?”送飯的人員關切地問。“能吃啊!”一名測量員蹲在地上,僵硬的手指笨拙地轉動筷子,笑著說。由于安置點遠,交通不便,飯送到了不是凍住了,就是坨成一片。“災情就是命令,時間緊迫,沒有多余的時間。”這句話已經成為他們的口頭禪。

21日這一天,經過緊張而有序的連續工作,安置點的板房陸續迎來了災民的入住。窗戶上漸漸蒙上了霧氣,煙囪上飄起了裊裊青煙,板房內傳來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一位戴頭蓋的大叔,眼里噙滿淚水,拉著胡子拉碴的張建明說:“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二十一局為我們搭建了這個溫暖的家。”

在這個充滿生機的安置點,人們感受到了來自各方的關愛與溫暖,災民們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12月22日18時,歷時3天的晝夜施工,500套活動板房全部完成安裝,每間板房的安裝時間僅需6分鐘。這是積石山地震后最快交付的第一批安置房,創造了“積石山速度”,展現了中鐵二十一局集團公司高效的救援行動和團隊協作精神。

負重致遠,忠孝難全“弟……父親……走了……”電話那頭傳來了老家親人的哽咽聲。此時此刻,任抗震臨時指揮部組長的張建明心中緊繃的弦因為接到了父親突然離世的消息,再次被無情地拉緊。他的腳步踉蹌不穩,仿佛整個世界都在天旋地轉。他強忍住內心的劇痛,小心翼翼地抹去眼角滑落的淚水。他未曾預料到會與父親永別,那種無法承歡膝下、無法再見父親最后一面的遺憾,成為他內心深處永遠無法言說的痛楚。積石山縣距家鄉四百多公里的路程,他僅用一天的時間匆匆趕回處理完父親的后事,又匆匆趕往抗震救災現場。

作為抗震臨時指揮部組長的他有太多的放不下,離不開,必需堅守的責任與職責。忠孝難兩全,自從踏出家門的那一刻起,每一位鐵建人飲四方水,走四方路,建四方家,故鄉月永遠是心頭的清酒一杯,嘴上時常縈繞著:愿他鄉月即是故鄉,歸來仍是少年郎的唏噓。肩負重任,致力遠行,砥礪奮進,是每一位鐵建人堅守的信念與使命。

在重大挑戰面前,他們發揮作為中央企業的脊梁作用,展現出中國鐵建的卓越風范。這份責任與擔當,是鐵建人內心深處不變的底色,也是他們不斷前行的動力源泉。他們以實際行動踐行著企業的核心價值觀,為國家的繁榮穩定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患難與共,團結一心向陽而生,同舟共濟,地震發生之后,來自天南地北的社會各界人士,出錢出力捐款捐物。大到一個國家,小到收廢品的小哥都傾囊相助。在這個有著漢族、回族、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土族等多民族的自治縣的土地上,書寫著感人肺腑的動人故事。

而這些故事將成為患難與共團結友愛的最好見證——中國人民是一家,不分你我他!2023年12月27日12時至2023年29日11時,二十一局集團公司在大河家鎮8個自然村的34個安置點和鎮直管的4個集中安置點,搭建安置板房2756套。

28日至29日不足36個小時搭建完成13個鄉鎮57所學校教育板房1217間,其中陳家小學44間、大河家小學57間、甘河灘小學33間、郭家教學點2間、康吊小學及康吊幼兒園30間、克新民小學16間、梅嶺教學點6間、梅坡小學10間、四堡子小學8間、大河幼兒園10間、陽光幼兒園15間、周家新苗幼兒園4間。

隨著地震救災安置工作的重心逐漸轉向重建和維修,災區人民的生活也開始回歸穩定。安置點上,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再次響起,老人們聚在一起聊著家常,婦女們忙著燒火做飯,整個場景呈現出一片祥和的氛圍。2024年新年伊始,中鐵二十一局集團再次肩負起積石山縣學校維修施工的重要使命,作為鐵建兒女厲兵秣馬保節點,不畏酷寒展英姿。

周星池 中鐵二十一局集團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