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宕昌訊“電動移栽機爬山能種當歸苗,活了大半輩子,第一次見到。”
“這個機器好,一小時就能種植當歸3000多株,省時、省力,效率高,要是靠人工栽培,6到8個勞力一天都種不了。木耳鄉藥材種植戶說!
鐵牛齊歡唱,藥材種植忙。 3月29日,迎著和煦春風,由宕昌縣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組織開展的2024年春耕生產農業機械推廣演示現場會在拉路梁萬畝種藥材綠色標準化生產基地啟幕,多種先進適用農機具集中亮相。
活動現場,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農機經銷商代表、哈達鋪,龐家,理川等10個鄉鎮的農機合作社、藥材種植大戶、參訓農機手們結伴而行,趕著去看一場山地新型智能農機作業現場展示。省農科院研究員蔡子平博士圍繞中藥材綠色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進行了現場培訓。學員們實地觀摩演示機型,農業機械設備和操作,參觀學習各類農業機械的產品及機械運行原理。
10余臺新型機械整齊排列, 專業技術人員分別對農機具性能、操作要領、種植技術進行詳細講解……隨著指揮口令,耕整地環節的液壓翻轉犁、旋耕機,種植環節的黃芪移栽機、黨參露頭栽培移栽機、大黃移栽機,收獲環節的中藥材收獲機械、自帶動力適宜小地塊的小型挖藥機,還有田園管理機、小微耕機,適宜小地塊、坡地作業演示等環節相繼展開。
小地塊里演示的電動移栽機能爬山,操作簡便、體積小、重量輕、噪音小的特點,解決了當歸苗由于頭重尾輕導致的易倒栽、易被帶出土壤以及無法與土壤密切接觸等眾多難題,使得宕昌本土應用推廣當歸移栽機械取得了從“無”到“有”的突破性進展,打通了中藥材生產全程機械化的最后一公里,初步解決了制約多年的宕昌丘陵山地當歸全程機械化生產 “無機可用”的“卡脖子”難題。
宕昌縣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主任李韋梁告訴記者, 今年,宕昌縣持續推廣耕、種、管、收、儲全程機械化作業,重點抓好春耕備耕機械化新技術、新模式、新領域等技術示范推廣,并給予使用農戶、專業合作社諸多政策、技術和資金上的支持。后期將會繼續對農機主體進行春耕備耕安全知識培訓,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政策宣傳,對糧食生產農機具做到優先辦理,應補盡補,提高主體購機積極性,促進農機裝備更新升級,通過春耕生產農業機械推廣演示,中藥材綠色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培訓,農機現代化作業,能夠極大緩解農村勞動力緊缺,讓農業生產更有效率,同時助力糧食安全與鄉村振興。
今年當歸苗子、籽種市場前景廣,在春耕生產期間就賣上了好價錢,充分調動了當地藥農發展中藥材產業的積極性。
眼下正值當歸種植季節,被譽為“當歸之鄉”的龐家鄉搶抓時令,奮力推進當歸種植數量,為今年全鄉中藥材生產開好頭、起好步。
走進拉路梁中藥材種植基地,農戶們正忙著種當歸、當參,田間地頭隨處可見播種機來回穿梭,大塊的田間大型拖拉機翻土播種刨平一氣呵成,零散的地頭小型微耕機犁地開渠,人工播種刨平,一幅機械化和人工默契配合的中藥材春耕圖景正徐徐展開。
“有了科技助力,春耕生產提高生產力。”看著一頭頭歡快耕作的“鐵!,參加演示會的龐家鄉黨委書記王金輝說,“以前一到春耕時節農民就著急,現在從除草、耕地、播種到收割全程都采用機械化耕種作業,一畝地只要10幾分鐘就能完成,相比傳統耕種效率提高了10倍以上,省時又省力!
近年來,宕昌縣農機中心按照“品種全程機械化,主要藥材產前、產中和產后主要環節有機械”的農機化發展思路,從2019年開始,宕昌縣整合資金2000多萬元,先后購置各類中藥材機具468臺(套),集中投放到阿塢、哈達鋪、理川、龐家、木耳等14個鄉鎮的多個農業合作社開展中藥材機械化作業服務。重點圍繞機械耕整地、撒肥、移栽、幼苗期除草、收獲和殘膜回收等開展了機具試驗選型推廣,黃芪生產實現了全程機械化,對減輕農民勞動強度、節約生產成本、增加農民收入發揮了重要作用。
劉國慶宕昌縣委宣傳部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