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向新而行 立德樹人 不負秋光——宕昌一中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紀實

時間:2024-08-29 22:08:44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宕昌訊 2024年,伴隨著新一輪高考落下帷幕,宕昌一中的高考再傳捷報:600分以上人數25人,全省前1001人,本科上線率穩步增長。

多年來,宕昌一中始終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堅持德育為首、教學為主、育人為本,持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積極開展課改實驗,進一步優化學校理念,辦學水平逐步提高。學校先后獲得“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甘肅省“園丁獎”先進集體、隴南市“培優工程學校”、隴南市教育教學質量“優質學校”、隴南市“培優工程成績突出學校”等先進稱號;在2023年縣“園丁獎”獲獎名單中,宕昌一中赫然在列。2017年至2024年,高考成績已經連續八年處于穩步上升狀態,躋身全市教育系統先進行列。

以新為引 向質而生

宕昌一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通過實施“三新教育”促使學生成長為“有責任敢擔當、有愛心能寬容、有思想會表達、有理想勇進取、有修養顯素質”的“五有氣質”學子。事實證明,宕昌一中“三新教育”成效卓越,融合了新技術、新理念、新模式的教育形式。

宕昌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宕昌一中校長陳雄介紹:宕昌一中始建于1955年,20077月搬遷到舊城壩新校址,占地面積88.67畝。學校現有教職工262人,其中有全國優秀校長1人,市級名校長1人,特級教師2人,隴南名師8人;正高級教師12人,副高級教師47人,一級教師105人,二級教師81人;研究生25人,大學本科以上學歷228人;省級骨干教師7人,市級骨干教師15人;學校現有62個教學班,學生3042人。

“之前上這一節課時,就靠老師嘴里講,手里拿著木質圓規畫圖,學生根據這些去想象。現在有了多媒體教學設備,圖形直觀呈現在孩子們眼前。”剛給學生上完“軸對稱圖形”課程的張老師不禁感慨道。

執教多年的宕昌縣政協副主席、宕昌縣一中副校長申奮生深刻感受到,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實實在在地促進了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為黨育人 為國育才

宕昌一中把立德樹人貫穿教育工作始終,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持續促進教育公平,努力開創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春華秋實,天道酬勤。2024年高考一本上線人數從2021年的329人上升到2023年的400人,一本上線率由2021年的28.12%上升到2023年的36.23%;二本以上上線人數由2021年的954人上升到2023年的979人,二本以上上線率由2021年的81.54%上升到2023年的88.68%;特別是2024年首屆新高考,宕昌一中文化課考生本科上線率達到了92.72%,比去年增加4.04%,高考成績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升。

近年來,宕昌一中秉持“以人為本,促進發展”的辦學理念和“養正成人,弘毅成才”的校訓,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全面推行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健全充分發展,為學生的終生發展奠基。學校在師資建設、生源結構、課程建設、管理制度、學科競賽、科技創新、升學率、名校率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核心競爭力持續增強,百姓滿意度越來越高。

封閉辦學,提升學校內部管理。

學校落實黨組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建立了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提高了教師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在學校多年的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創新性地實施了“校長包級、全員聘用、強化考核、提質增效”的治校方略,并在年級組推行級部制;在教育教學管理上改革競爭機制,強化目標責任書考核,重點加強教師隊伍培養,為學校高質量發展賦能。立足自身實際,不斷爭取項目資金,充分利用縣級財政和外來資金對高中教育的持續投入,學校辦學條件不斷得到改善,20239月實現了封閉式辦學,加強了校內住宿生的集中統一管理,宕昌一中特色辦學質量日益凸顯,品牌意識正在逐步形成。在市級示范性高中和縣域普通高中標準化建設的基礎上,學校正在積極創建全省示范性高中,堅持走多樣化特色化的新路子,積極有效推進多元導向、分類評價、目標管理的管理策略,激勵和促進學校走向品質與卓越的成功發展。

改革創新,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學校正確運用高效課堂模式,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徹底轉變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高效的學習方法,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學校經過反復研究,推出了“四力·五環”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四力”指的是學習動力、學習能力、教學活力、課堂吸引力;“五環”指的是“導、學、練、展、評”五個課堂教學活動。“四力·五環”以導學案、集體備課、課堂教學、學習小組建設、作業校本化、自習課六個方面為抓手,要求課堂教學一定要重視落實“三主”,即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活動為主線;倡導“三自”,即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交流;鼓勵“三動”,即動腦、動口、動手,從而實現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2021-2024年,通過在全校大力推廣“四力·五環”課堂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課改難題,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深挖細掘,助推學校內涵發展。

在宕昌一中,“發展個性,成就未來”的辦學理念貫穿教育教學始終。縣一中黨委書記石愛君告訴記者,圍繞三新教育,學校一方面打造“品質課堂”以激發學生學習的內生動力,另一方面創新社團活動、校本課程、校外實踐活動,為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提供廣闊平臺。學校根據新高考“3+1+2”模式,共設置了六個模式的課程組合:物化生、物化地、政史地、物化政、史化生、史化政。學校目前正在向三個方面努力:一是根據學生的選課志愿,引進優質教育資源、配齊硬件設備,基于學生終身發展的理念開設相應的豐富的選修課程、校本課程;二是努力促進學生社團課程化、課程特色化,使課程超市日益豐富,滿足學生選擇課程的需求;三是學校逐步完善課程體系,建立課程資源庫,培養課程開發團隊,對積極開設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為學校課程建設做出貢獻的教師予以表彰獎勵,提高教師參與課程建設的積極性,使學校課程建設真正成為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的抓手。

深耕沃土,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宕昌一中錨定“走在前、作表率”目標,聚焦人才隊伍結構優化、人才孵化、師德強化,努力培養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人才隊伍,全力打造全縣一流的教師隊伍,培養出了一批年富力強、愛崗敬業、素質優良、積極進取的教育教學骨干隊伍。學校建立了教師專業發展規劃,創設工作氛圍,搭建發展平臺。以骨干教師發展為龍頭,青年教師培養為突破口,帶動教師整體教育水平提高。每學期選派教師赴省內名校蘭州一中、會寧一中、靜寧一中、平涼一中等學校學習,遠赴省外名校衡水一中、如東一中、青島一中、天津財經大學附中、資陽中學、成都七中等學校取經,并請這些名校的教師來校傳經送寶,引進優質教育資源,開拓教師的視野,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創建了語文、數學、英語等十個學科中心教研室,積極培養學科帶頭人、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名師。通過創建多元培養的發展模式,以在學校中、基于學校和為了學校的校本教研為主導,融教學、教研、培訓于一體,引導教師通過個人反思、同伴互助和專業引領等途徑,主動追求,努力實現專業的可持續發展。

春風化雨,提振師生精氣神。

宕昌一中在校園文化建設中,以學生為主體,以建設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為核心,以優化、美化校園文化環境為重點,以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接受先進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風尚的感染,促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推進了德育建設,提高了學校的發展層次,形成了具有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營造出了一個文明、和諧的校園。學校根據新時期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目前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創設了三大主題班會:養成教育、感恩教育、心理輔導;充分利用“勵志教育”活動激發學生努力拼搏的信心,要求全校各年級學生每天分早中晚三次朗讀勵志信,一直堅持到高三畢業;充分利用文明校園展板、廣播、櫥窗、黑板報等校園文化設施,發揮其宣傳作用;廣泛開展各種課內外社團活動,為全面培養學生個性特長搭建起一個又一個發展平臺;引導校園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發展,推動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提高了德育的實效性。

“我們不斷探索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體系和教學思路,讓學生的個性特長、協作能力、實踐能力、服務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不斷增強。”申奮生說。

季節輾轉, 走過了夏的盛放,不知不覺間,秋天已悄然而至,含蓄而飽滿的淺秋中,宕昌一中也在緊張而有序的籌備中開啟了新的腳步。

“教育奠基民族未來,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下一步,宕昌一中將以黨的二十大報告為指引,踔厲奮發、砥礪前行,加快教育興縣建設,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陳雄說。

宕昌縣委宣傳部 劉國慶 陳云 喬景怡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