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焦小菊)金秋十月,正值當歸、大黃、黨參等中藥材成熟的季節。走進武都區池壩鄉九池村,隨處可見藥農們采挖中藥材的忙碌身影,轟鳴的機械正在作業,“金燦燦”的中藥材松土而出,藥農們忙著采挖、分揀、裝包、拉運,田間地頭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一幅產業興旺的動人畫卷正徐徐展開。
作為武都區中藥材主產區,池壩鄉積極探索“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大力引進中藥材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能人大戶,流轉外出農戶閑置分散的土地集中連片發展中藥材種植產業,成功打造了以當歸、黨參、大黃種植為主的萬畝中藥材種植(育苗)示范基地。充分挖掘中藥材種植適生區的資源優勢,在基地擴面、產業提效、產銷對接、群眾增收等方面持續發力,讓轄區群眾腰包“鼓”起來、日子“甜”起來,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賦能聚力。
武都區池壩鄉種植戶楊杜軍說:“我們家種了30多畝中藥材,有黨參、大黃、羌活、當歸等。今天趁著天氣好,我們全家人把黨參挖了。這兩年黨參價格也好,賣個好價錢,增加我們的收入。”
立秋之后的武都區池壩鄉,風光旖旎。隨處可見的高山草甸、郁郁蔥蔥的松樹林,是當地旅游業的招牌。池壩鄉紅土道村依托獨特的旅游資源,推出高山小鎮休閑旅游精品線路,滿足了不同層次消費群體的觀光、休閑、度假需求,成為城區市民近郊游的避暑勝地。
紅色文化、傳統耕作、美麗鄉村是池壩鄉孟家莊村靚麗的名片。池壩鄉在突出地域特色、鄉土文化特點的基礎上,通過科學規劃,精心設計了革命先烈英雄事跡浮雕、孟家莊村史館等紅色旅游景點,讓游客在游覽的同時了解武都革命先烈在池壩鄉艱苦奮斗的革命歷程,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紅土道村和孟家莊村只是池壩鄉打造美麗鄉村的一個縮影。隨著鄉村振興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池壩鄉新老村莊有機融合、居住環境不斷提升、村民幸福感持續攀升,從“一處美”變為“一片美”,為鄉村振興提供了一份可行的精彩答卷。
“腳踏實地抓落實,久久為功謀成效。下一步,我們池壩鄉將創建黨建聯盟,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依托產業聯盟優勢,共享資源,更好的服務中藥材種植農戶,從種到收、加工銷售、倉儲物流,提供全方位服務,延長產業鏈條,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另外依托池壩鄉紅色教育基地,孫鐵峰紀念館,宣揚紅色文化,講好紅色故事,支撐生態旅游發展。凝心聚力,以學促干,奮力推動鄉村振興開創新局面。”
武都區池壩鄉黨委書記 王海峰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