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 張林海)近年來,武都區公安局緊緊圍繞省、市、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部署,以規范涉企執法為抓手,以提升服務效能為核心,結合轄區實際,持續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從風險防范、矛盾化解、便企服務、安全監管、普法宣傳等方面壓實責任、創新舉措,踐行“法治就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著力打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為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公安力量。
優化服務舉措,跑出惠企便民“加速度”
“電信詐騙防不勝防,天上不會掉餡餅,占小便宜吃大虧,公安民警不會電話辦案,如有疑問,隨時撥打我的電話,保證隨叫隨到”李警官說。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工作原則,武都公安推出“一窗通辦”“跨省通辦”“護航警官”等便民利企措施,結合轄區單位基本情況、重點要害部位、貴重物品管理、人防技防物防等17個方面,根據企業地理位置,將重點企業劃分到網格之中,由社區民輔警擔任網格員,負責與企業進行服務聯系,每月開展消防、安全生產等精準指導,無縫對接提供全方位優質服務,實現企業信息快溝通、快推進、快處置,全力為轄區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規范執法行為,讓企業感受“法治溫度”
“大家有什么需求可以跟我說,我一定會想辦法給大家解決”城關派出所社區民警王警官表示。從“提需求”到“問需求”。為切實將優化營商環境各項措施落到實處,武都公安深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大力推動服務模式革新蛻變,成功實現從“企業上門尋求援助”到“主動上門遞送服務”的轉型,切實為企業提供便利,減輕企業負擔,降低企業辦事成本,嚴格落實涉企執法“負面清單”制度,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模式,使企業真實體驗到放管服改革帶來的便利。
深化平安建設,筑牢企業發展“安全屏障”
“非法集資慣于以高額回報為幌子,實則暗藏陷阱,大家務必時刻保持警覺,切不可輕信陌生人的投資誘導。”在宣傳活動現場,經偵民警細致入微地向群眾講解非法集資的慣用伎倆、嚴重危害及防范要點。結合“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武都公安組織民警常態化走訪企業,排查化解勞資糾紛、合同糾紛等風險隱患,指導完善內部安防體系。針對企業集中的工業園區,加大巡邏防控力度,嚴打合同詐騙、侵犯知識產權等違法犯罪。同時,聯合司法、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送法進企業”活動,舉辦法律講座60多場次,發放宣傳資料5萬余份,助力企業提升法治意識和風險防范能力。
創新監督機制,構建“親清”警企關系
“我們與人社、信訪、法院等部門也建立了數據共享機制,通過梳理涉企投訴、訴訟案件信息,篩查出存在矛盾糾紛隱患的企業名單,這為我們后期有針對性開展排查化解提供了充分依據。”武都區公安局“警調中心”負責人秦紅偉解釋說。為保障執法公正透明,武都區公安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針對涉企矛盾糾紛化解過程中存在的部門協同不足、處置效率不高、風險防控滯后等問題,以“警調對接”為發力點,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多元化解,為優化轄區營商環境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武都區公安局將始終踐行“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初心使命,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推動法治化營商環境提檔升級,讓企業和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為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武都注入強勁法治動能!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