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徽縣水陽鎮:三項機制促轉變 農村人居環境實現“時時美”

時間:2025-07-26 13:03:55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徽縣訊甘肅經濟日報 記者 劉 峰)走進徽縣水陽鎮,通村公路平坦寬敞,道路兩側綠樹成蔭,農家小院錯落有致,村廣場上孩童嬉戲、老人閑談,大棚里村民忙著采摘果蔬……一幅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畫卷正徐徐展開。這個資源稟賦并不突出的鄉鎮,通過建立長效機制,實現了從“一時美”到“時時美”的蝶變。

 

nEO_IMG_圖片5.jpg

靶向攻堅:破解痛點 打造亮點

水陽鎮下轄13個行政村,曾因村莊規劃滯后、基礎設施薄弱,“五堆”亂堆、殘垣斷壁等問題突出。鎮黨委政府錨定“先治痛點、再塑亮點”思路,打響全域環境整治攻堅戰。

水陽鎮集中清理“五堆”1000余處,拆除殘垣斷壁300余處,整治雜亂道路50余公里,消除“臟亂差”視覺印記;同時將整治要求轉化為“柴禾不出院”等具體標準,通過宣傳引導和示范帶動,讓整潔觀念深入人心,推動整治從“被動應付”轉向“主動作為”。

在硬件完善的同時,水陽鎮注重“軟件”升級:用墻體彩繪傳遞文明理念,將閑置地塊改造成“一米小菜園”“街角花園”,安裝節能路燈50余盞,打造四季有景的景觀節點。新寺村千株月季成打卡點,灘店村、玉山村的向日葵花海串聯起四季旅游動線,讓鄉村顏值與品質同步提升。

立足村莊特點,水陽鎮以精細化治理推動全域提升,創新建立“四個一樣”長效標準(“村頭村尾一個樣”“大路巷道一個樣”“左鄰右舍一個樣”“屋內屋外一個樣”),將整治要求轉化為可操作的“規范動作”。如今,全鎮各村均實現“四個一樣”目標,天藍、地綠、水清、村美的新農村圖景全面鋪展。

nEO_IMG_圖片6.jpg

全民共建:凝聚合力 共治共享

水陽鎮創新推行2344”長效機制,即建立全民集中清理、網格化管理兩個制度;用好黨員干部、公益性崗位、志愿服務三支隊伍;健全宣傳引導、門前三包、督導檢查、獎懲激勵四項機制;實現“四個一樣”目標,構建起“干部帶頭、群眾參與、能人助力”的共建格局。

該鎮建立“鎮領導包片、村干部分片、黨員聯戶”的三級網格體系,劃分60個責任網格,由黨員干部擔任網格員,帶頭清理衛生死角、拆除違建。同時構建“黨委書記牽頭抓、班子成員協調抓、支部書記具體抓”的責任體系,提升村級班子組織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nEO_IMG_圖片7.jpg

通過“千村千群”微信群、“大喇叭”廣播等渠道廣泛宣傳,開展“最美庭院”“衛生示范戶”評選,并將整治成效與“巾幗家美積分超市”掛鉤,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牟壩村村民李大姐說:“現在每周五大家都自覺打掃衛生,房前屋后干凈了,心情也舒暢。”此外,建立環境衛生整治常態化巡查與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的動態跟蹤監管機制,嚴格落實“發現—交辦—整改—驗收”全流程閉環管理,確保問題動態清零不反彈。

創新突破:攻克難點 常態長效

針對環境整治初期宣傳引導不到位、部分群眾參與意識不強的問題,水陽鎮創新工作方法,發揮村規民約引導作用,推動村民文明習慣養成與環境整治互促共進,通過“美麗庭院”示范戶評選、積分超市獎品兌換等激勵機制,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實現環境治理從短期清潔向長效美化提升轉變。

為解決部分村垃圾死角清理不及時、公益性崗位人員管理不到位等問題,水陽鎮建立集中清理制度,每周五組織機關、村社、鎮屬單位集中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定區域、定地段清理衛生死角,并將參與情況與評先選優、文明創建、積分等掛鉤,調動全民參與積極性。

同時,以村為基礎網格,建立包村領導為一級網格長、村兩委班子成員為二級網格長、村社長及公益性崗位為三級網格長的體系,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覆蓋全鎮、責任到人、監管到位”的人居環境整治網格化管理體系。

水陽鎮黨委書記黃望斌表示,將持續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及農村公路養護工作,健全工作機制,鞏固整治成效,推動重點區域環境整治常態化、精細化、長效化,加快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