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宕昌訊 9月8日上午,宕昌縣木耳梁當歸規范化種植示范基地藥香沁人、秋意正濃。由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中藥材研究所主辦、宕昌縣中藥材開發服務中心協辦的“當歸反季節設施單體苗移栽技術觀摩會”在此成功舉行。來自岷縣、宕昌兩地的科技局、農技中心及鄉鎮農業技術負責人共30余人參與現場考察,共同見證這一推動當歸產業升級的創新技術。
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中藥材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蔡子平系統匯報了該技術的研發背景與核心突破。針對當歸產業長期受困的“早期抽薹率高”和“機械化移栽難”兩大瓶頸,研究團隊以植物春化理論為基礎,經多年攻關,成功構建“當歸設施單體育苗及配套栽培技術體系”,實現三項重大創新:推行種子丸粒化精量播種,大幅提升播種準確率與出苗整齊度;首創單體育苗模式,突破機械化移栽瓶頸;通過反季節育苗調控春化進程,將早期抽薹率從傳統30%–50%降至5%以下,顯著提升產業效能。
與會代表深入田間實地考察,只見藥苗行列整齊、葉綠苗壯。抽樣數據顯示,早期抽薹率低于1%,遠優于常規種植,苗情長勢贏得一致好評。現場交流環節,各方圍繞技術推廣與成本效益展開熱烈討論。宕昌縣中藥材開發服務中心主任趙晨霞表示,該技術切實破解了抑制抽薹與機械移栽難題,對提質增效意義重大。岷縣藥材種植大戶包星輝認為當歸育苗技術成果跨區域適用性強,具備全省推廣潛力。鄉鎮代表們說:反季節設施移栽技術“接地氣、見實效”,為藥農紓解了勞力短缺與抽薹高發的困擾,更重要的是對耕地利用、草原生態保護具有深遠意義。
蔡子平總結介紹,該技術理論扎實、實用性強,是響應產業需求、引領科研攻關的重要成果。加快其在宕昌等基礎良好地區的推廣,將有力推動中藥材生產向輕簡化、標準化和機械化轉型,為鄉村振興與農業現代化注入新動能。
本次觀摩會不僅是技術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推廣動員。隨著“當歸設施單體育苗技術”的逐步應用,甘肅省中藥材現代化發展迎來新機遇,宕昌也有望進一步鞏固其在西北藥材產區中的核心地位。劉國慶宕昌縣委宣傳部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