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涇川訊 近年來,平涼市涇川縣西街社區社區充分發揮政治引領、自治強基、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智治提效的作用,緊跟群眾需求,凝心聚力破難題,優化提升強服務,著力實現小區美起來、群眾樂起來、干群關系好起來,積極推進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政治引領,共繪治理“同心圓”
堅持黨建引領強組織、聚合力、促建設,最大限度發揮人力、資源稟賦,確保社區治理隊伍力量有保障、社區管理更高效。一是鑄牢思想之魂。始終堅持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推動工作的法寶,常態化組織干部跟進學習,充分利用“學習強國”“甘肅黨建”“閱涇川”等平臺提升干部、網格員能力素質和品格淬煉,踏實踐行為民服務職責。二是夯實支部之基。狠抓支部標準化建設,用好用活黨員線上平臺,著力提升黨員的參與率和作用發揮,不斷增強組織細胞活力,積極融入社區文明城市創建、志愿服務、小區自治管理等工作和美好家園建設中。三是吹響共建之哨。依托社區“大黨委”會議,以區域化黨建為抓手,以為民服務為主線,緊盯群眾生活中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統籌鏈接各類資源扶貧幫困、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今年以來,社區聯合“雙報到”單位開展黨建聯建活動8次,慰問困難群眾22人,解決環境治理、綜治聯防、隱患整治等居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15件,為打造“幸福西街”夯實組織基礎。
法治保障,夯實治理“調解器”
強化法治宣教,深入開展“送法進家門”、集中宣傳、法律講座等宣傳教育活動8場次,充分利用社區微信公眾號、LED屏、“抖音”“快手”“小視頻”等網絡載體增強居民法治
意識。以“黨建聯建”實現社區治理工作力量“多方位”聯動,矛盾糾紛“一站式”化解,敲門問訪、“以案釋教”、心理疏導讓矛盾糾紛問題有效化解在萌芽狀態,通過超前預防、網格排查初調、聯動調解、定期反饋等機制,圍繞居民反映強烈的物業服務、家庭矛盾、鄰里糾紛、環境衛生、亂停亂放、設施修繕等訴求15件,現場回應、現場安排、快速解決13件,構建起基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法治環境。
自治夯基,激發治理“內生源”
抓好“社區管家”隊伍引導管理,不斷激發居委會、業委會等“自治力量”的“新動能”,讓更多群眾參與進來、服務起來。建立健全自治組織。建立網格“訪民情”機制,推行“一本網格日志+一張黨群連心卡”,通過“網格提議、‘兩委’會商議、居民議事”,對梳理的問題定期進行研判、辦理、解決。建立健全居民委員會、業委會自治組織,完善居委會工作職責、議事制度,堅持居委會周例會制度,發揮居民自治領頭羊作用。構建“黨建+”自治體系,發動黨員擔任樓棟長、居民小組長、業委會主任、紅白理事會會長,當好“民情信息員、民事調解員、文明創建員、政策宣傳員、安全巡邏員”等角色,從網格內挖掘有特長的在職黨員開展輔導講座、社區公益課堂等活動,動員轄區社會組織協辦社區文化活動,吸納居民群眾進入社會組織,享受品質生活。
德治教化,用好治理“潤滑劑”
深入挖掘和汲取中華優秀傳統道德文化精髓,按照“黨建+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總體思路,以點帶面,連點成片,形成合力,為群眾德治潤化提供堅實硬件支撐和政治保障。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居民道德教化,日常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各功能室、活動室為支點,廣泛開展紅色傳承、誠實守信、勤儉節約、家風家訓、文明祭掃、閱讀悅享等不同群體的主題活動,在“我們的節日”期間有效聯動“大黨委”、“社區管家”力量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搭建西街社區“家門口”紅色托育課堂,讓更多志愿力量關愛兒童健康成長。以評立德,積極開展“最美家庭”“新時代好少年”“好婆婆”“好兒媳”評選活動,循序推動道德引領、規范約束功能,在融合互動中奏響幸福和諧穩定的大合唱,使德治成為社區治理體系的重要支撐。
智治支撐,豐富治理“助推器”
深化拓展“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治理機制,充分運用“涇水e家親”信息化服務管理平臺和“平涼快辦·平安鍵”小程序,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居民有困難、有問題,發現任何安全隱患可通過線上留言,網格員會在第一時間進行辦理,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了群眾身邊,積“小安”為“大安”,止目前,網格員巡查上報各類事件103件,收集微心愿12個,已全部交辦處理;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實現社區各類事項“應接盡接”,網格員代辦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做到“能在網上和社區辦的,絕不讓群眾往外跑”,主動接受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監督,切實保障群眾利益無小事;用好掌上平臺,建立9個網格微信群,網格員第一時間將各類政策、宣傳知識推送居民,對居民反映的困擾小事及時協調解決,讓每個網格有固定的“服務區”,用互聯網動態推動大治理、實現大服務。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