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與夜的堅守——華亭公路段一線防汛搶險紀實
泥巴沾滿褲腿,汗水濕透衣背
手腳泡得發皺,雙眼熬得紅腫
……
晝夜的堅守
他們現場指揮部署、投身一線
雨聲就是戰鼓
他們連續奮戰
堅守崗位
默默守護著萬家燈火
王博逸:“不要擔心,我一直都在”
眼睛布滿血絲、渾身衣服濕透,年輕的臉上肉眼可見的憔悴——他在防汛搶險一線上已經堅持48個小時了。
他是華亭公路段行政“一把手”王博逸。
“S203線K38+100處路面全幅中斷,急需裝載機前往清理”。22日晚上24:00,接到電話的王博逸第一時間會同分管領導趕赴現場。塌方現場落石堵塞道路,泥漿和雨水不停地沖刷,坡體隨時有可能二次塌方,但他沒有絲毫退縮,冒著暴雨,小心避開不時滑落的泥石,沉著有序下達搶修指令,雨聲伴隨著裝載機的轟鳴,回蕩在銅城峽內,持續至23日凌晨4:00,他們心中只有一個想法“趕快搶通路線,讓受堵車輛順利通行。”
“路上多觀察,遇到特殊情況及時報告”,此處險情處理后,王博逸又帶領搶險隊員到達G344線K1792+500處樹木傾倒致交通中斷現場,分析研判現場形勢,積極聯系交警路政等部門全力投入搶險保通工作,經過2個多小時的奮戰,終于把道路清理干凈,恢復正常通行。“汛期最怕電話響,一響心里頭就緊張得很。”
23日晚上20:40,“連軸轉”了一天,已經一身疲憊的王博逸又接到G344線K1785+600處路面積水嚴重的報告,忍著倦意,他又馬不停蹄冒著傾盆大雨趕往現場,協調各方力量,調用2臺大型污水抽水設備在下游抽排積水,自己則帶領搶險人員在上游堆積防洪沙袋,一呆就是九個小時。
晝夜兼程不眠不休,他的雨靴里灌滿了水和沙石,雖然在水里,依然覺得腳底板火辣辣的,每走一步都鉆心地疼痛。看到兩眼通紅的王博逸,同事們都催促他回去休息一下,他卻擰干褲腿,鉆進被積水“泡臭”的車里。“回去躺在床上,心里想的還是這下不完的雨和千瘡百孔的公路啊。”王博逸笑著說。隨后,擤了擤有點堵塞的鼻子,“休息一會兒,準備繼續戰斗。”
趙斌:“大家需要,我義不容辭”
在連軸轉抽排積水的夜里,一通視頻電話讓人倍感暖心——
“爸爸你在哪兒啊,怎么還不回來,我想你了……”這是華亭段專職安全員趙斌6歲女兒的稚嫩聲音。
“爸爸在防汛搶險哦,在保證公路安全暢通。”“保證安全?是不是就是超能了?就是英雄了?那你為什么不能陪陪我呢?”在女兒的眼中他是個不合格的爸爸。
23日新一輪的暴雨肆虐,華亭段轄養的G344線路面積水嚴重,在接到電話后,趙斌快速套上雨衣,一頭扎入滿是雨水的黑夜中。到達現場后,即便做了充分的準備,暴雨、汛情依舊讓他感覺胸口壓了塊石頭,積水不斷上漲,搶險刻不容緩。他忙前跑后,緊盯現場每一個安全細節:錐形桶、爆閃燈、交通指示牌數量是否足夠,距離把控是否準確,作業區布設是否到位……經過細致排查,確認無誤后,他又交代搶險人員穿戴好安全服、安全帽,隨后便跟大家一起投身應急搶險工作,指揮過往車輛注意避讓。“嘩啦啦......滋滋滋.....”車輛濺起的水花拍打在趙斌身上,他手中的指揮棒仍舊揮舞不停。
作業結束后,大家背靠背癱坐在地上彼此“炫耀”手上的蚊子包,趙斌習慣性地掏了掏口袋里的口香糖,才發現包裝紙早已被雨水澆透。索性苦中作樂,掏出手機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一雙兒女,畫面中兩個小朋友洋溢著天真可愛的笑容,瞬間治愈了所有的苦和累,屏幕里那一句“爸爸,你什么時候回來”,是兒女對父親的期待。
惠金明:堅守崗位,是我的職責
23日上午,看著隧道機電室外的瓢潑大雨,52歲的惠金明心里不由隱隱擔心。從21號開始,工作群里連發多個暴雨黃色預警,眼前的大雨仍然沒有停下來的征兆,看著被山洪沖垮的外圍院墻,他沒有退縮,緊緊握了握手中的通訊設備,向段應急值班室匯報著隧道周邊瞬息萬變的實況。
午后時分,安口隧道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大片樹木在洪水的肆虐下轟然折斷,橫亙于道路中間,嚴重阻礙了救援與通行的生命線。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同事勸他前往較為安全的安口作業點,靜待大隊伍的到來。但惠金明的目光卻異常堅定,“不行,在這個節骨眼上,我必須堅守在這里。”不久,搶險人員抵達現場,他趕忙穿上雨衣雨靴和反光服加入其中,共同面對汛情的考驗。
這段路,他曾走過無數次,而今天的體驗與平日大不相同,因為每走一步,半只腳就會陷進泥里,拔出這只腳的同時,另一只腳又會再陷下去一些。“好在穿了雨靴,要是沒換鞋出來,沒準鞋就丟了!”惠金明打趣說。
他們
都擁有一個共同的身份
——公路人!
本輪降雨并未徹底結束
天邊的云層依然厚重
仿佛還在醞釀著下一輪的狂風暴雨
他們知道
現在還不是放松警惕的時候
……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