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平涼市

瀝青滾燙處 匠心正傳承——崇信公路段:G312線養護現場上演“師徒淬煉記”

時間:2025-05-24 01:06:28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崇信訊 烈日灼空,機械轟鳴。G312線養護現場,蒸騰的瀝青熱氣與飛揚的塵土交織,這里沒有講臺與課桌,卻成為崇信公路段年輕技術員最生動的“實戰課堂”。老師傅們手持工具化身“導師”,青年職工緊隨其后,在油路修補的“戰場”上,將理論化作汗水,把技藝烙進掌心。

毫米之間見真章:精準教學戰高溫

“看好了!銑刨深度精準到毫米,基層損傷不超2毫米”

站長趙利民半跪在路面上,標尺緊貼銑刨邊緣,聲音穿透機械的喧囂。不遠處,技術骨干劉建宗高舉測溫儀,屏幕上的數字跳動至168℃。“165℃-170℃是瀝青攤鋪的‘黃金溫度帶,差5℃就是差一道筋骨”他邊說邊示范接縫搭接技巧,混合料在鐵耙下如綢緞般鋪展。青年職工小杜盯著測溫儀喃喃“課本上的數據,原來是一線‘烤’出來的答案。”副段長聞言大笑,手腕一抖,油耙傾角精準定格45度:“推耙要穩、準、勻,偏半指,路面就‘咧嘴笑’”瀝青在他手下翻涌成浪,轉瞬化作平整的黑玉,與舊路嚴絲合縫。

刀鋒之上寫傳承:三代匠心磨“穩勁”

切割機的嘶鳴聲中,趙站長按住徒弟小朱顫抖的手背:“密封圈就是切割機的‘命門’,得像檢查心跳一樣仔細。”刀片旋轉,他戴著手套演示切縫角度“45度斜切,5厘米深——這是二十年前我師傅傳的‘方子’”小朱咬牙握緊手柄,刀鋒在路面刻下第一道白痕,趙站長的手套早已磨破指尖。“當年我磨穿三雙手套才悟出‘穩勁’”他指著刀片反光中重疊的身影笑道:“設備換代,但手藝的魂丟不得。”

熱浪之中悟真知:新兵淬煉識“溫度”

夏季是油路修補的‘黃金窗口期’,更是你們的‘成長加速期’”副段長甩去額前汗珠,看著蹲地檢測的小解釋“移動課堂”的真意。三米直尺下,小的指尖撫過新鋪路面,熱浪透過手套灼燒皮膚“‘黃金溫度’不是數字,是瀝青黏連時的那股韌勁兒。”

經過三天的實戰950平方米的油路修補告捷壓路機撤離時,年輕職工們挺直酸痛的腰背,夕陽為“公路養護”四個字鍍上金邊。他們身上的反光衣浸透汗水,卻比烈日更耀眼——那是技藝傳承淬煉出的職業光芒。

崇信公路段的“路上課堂”仍在延續。未來,更多“養護新兵”將在瀝青的炙烤中接過衣缽,讓暢通之路,始終流淌著匠心的溫度。閻雯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