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史鑒今守初心,篤行致遠擔使命”。為扎實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工作,進一步引導全體指戰員重溫黨的光輝歲月,大隊不斷創新教育手段,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近日,秦安縣消防救援大隊組織全體指戰員在秦安縣何灣桃花景觀(中國美麗田園)開展了“賞桃花、學黨史、宣防火”為主題的微黨課。
活動過程中,干部代表為隊員們分享了張思德的故事,他生活十分艱苦樸素,他從來沒有計較過個人得失,他時刻考慮著人民疾苦,他處處為別人著想、體貼入微。革命的成功,需要有人在敵人的殘暴統治下英勇抗爭,需要有人在槍林彈雨中冒死沖鋒,同時,也需要有人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張思德就是這樣一個無私的奉獻者,以生命的代價深刻地踐行了此中國共產黨立黨宗旨、最高標準。
消防員代表分享了周恩來總理的十條家規,周恩來是國家總理,管理著一個“大家”,他始終把自己當作人民的勤務員,以身作則,從自己做起,從自己家里做起,決不讓親屬之事影響“大家”。十條家規,不僅是對親屬的嚴格要求,更是培養干部家風的極好教材,它像一面鏡子,告誡我們如何掌好權、用好權,如何過好權力關、親情關。
專職隊員代表分享了“4月22日黨史重要事件”,包括了1958年4月22日人民英雄紀念碑在天安門廣場建成、1978年4月22日至5月16日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1991年4月22日至25日全國“八六三”計劃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等等。號召全體指戰員要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奮斗,正如歌曲《我和我的祖國》所唱,祖國和個人的關系,正如大海和浪花一樣,“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
消防文員代表分享了“立志”的故事,“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這是少年毛澤東走出鄉關、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書,表明了他胸懷天下、志在四方的遠大抱負。今天,我們黨正帶領全國人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這為我們干事創業提供了難得機遇和廣闊舞臺,要想為國家和民族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首先必須確立高遠的志向,然后為了自己的志向去不懈奮斗。
微黨課結束后,大隊立足實際,把黨史學習教育與“我為群眾辦實事”結合起來,針對農村地區存在可燃物多、電線老化、人口多為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消防意識薄弱等特點,組織宣傳人員走家串戶,深入農村街道、田間地頭開展消防宣傳,挨家挨戶發放消防安全宣傳單,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引導教育農村居民學習安全用火、用電、用氣以及火災報警、初起火災撲救和逃生自救方法等基本消防知識,并提醒村民們煙頭或火柴梗熄滅后不能隨便亂扔;火柴、打火機等物件兒要放在小孩接觸不到的地方;房屋周圍不要隨意堆放雜物;田間地頭不可隨意燒荒;家里陳舊老化和不合格的電線和電器要及時更換,更不能亂接電線。同時,大隊宣傳人員對村民生活中碰到的一些困惑和難題,給予了細致耐心的講解,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取得了良好的宣教效果。
飽蘸桃花的粉色,描繪時代的春天,“藍朋友”們通過此次“賞桃花、學黨史、宣防火”微課堂活動,在全體指戰員心中厚植下了愛黨愛國的情懷,激發了指戰員的工作熱情。下一步,大隊將大力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發揚黨的求真務實作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將為群眾謀幸福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力提升居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