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黃驪珠 王治)近年來,武都區始終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把改革創新作為動力源泉,不斷創新教育教學方式,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特色教學活動,全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全區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以藝育德 以藝啟智
早上9點40分,叮鈴鈴鈴......伴隨著一陣下課鈴聲的響起,蓮湖小學“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開始了,只見同學們興高采烈的奔向操場,大家一起跑步、做操,寂靜的校園頓時熱鬧了起來。蓮湖小學校長焦輝告訴記者“大課間活動采用激情跑操、部頒操、自編操、各種自選體育活動、手語操相結合的形式,以音樂為背景串聯活動過程,讓孩子們在開心、快樂的氛圍中能夠更好的鍛煉身體。”
同時,為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校大力實施藝術教育,在校內開設舞蹈、創客、架子鼓等特色課程,以美育促德育,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我們學校有很多的特色課程,我選擇的是陶藝課,平時我們每周都會上一節,這些課程都非常有趣,我也很喜歡。”學生趙語舒開心的說。
據了解,蓮湖小學始終秉承“奠基學生終身發展,成就師生幸福人生”的辦學理念,在開足、開齊文化課的同時,開設了豐富多彩的學校課程,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逐漸形成了以校本研訓和藝體特色為發展雙翼的幸福教育。學校先后榮獲全國“第三批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甘肅省“快樂校園示范學校”等多種獎項。
藝術教育做為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武都區各小學堅持以“走特色辦學之路、育全面發展人才”為工作中心,以發展學校特色教育為重點、不斷深化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多樣化發展。
積極探索“精準教學”模式
教學質量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生存線。為進一步轉變教學觀念,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東江初級中學積極探索、創新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全力進行課改教研,在教學上運用“互聯網+教育”的信息化模式,讓學生能夠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高效快捷的搜索到自己所需要的學習資料,使互聯網和課堂教學充分融和,全面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同時,為使學生養成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學校打破傳統式“座位”模式,在班級內按照小組合作模式進行教育教學,讓學生之間可以積極溝通掌握學習方法,發揮學習潛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教學模式轉變,不僅促進了教師專業化發展,更培養了學生創新學習的能力。學校在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同時,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民主、和諧、團結的學習環境。
“東江初級中學特別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的未來成長做好準備,因為未來的人才需要有領導力、高階思維能力、研究能力、還有團隊合作能力,因此我們學校在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特色教育模式。我們通過課改教研不斷地去創新、探索一條適合學生的學習發展之路。今后我們將在創新課堂模式,構建課程文化發展,提升辦學水平等方面不懈進取,不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讓學校變得越來越好。”東江初級中學校長孫文敏說。
文化與藝術“兩翼齊飛”
走進校園,教學樓內學生們正就課堂上遇到的問題發表各自的觀點,進行思想碰撞。書法專業的同學正在練習書法創作、舞蹈專業的同學正在進行舞蹈基本功的練習、美術專業的學生在正在練習水彩畫、校園里郎朗讀書聲與悠揚動聽的琴聲聲聲入耳......而這就是兩水中學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一個小小的縮影。
“武都區兩水中學始終秉‘和諧、責任、質量、品位’的辦學理念,以道德高尚、人格健全、素質全面、特長鮮明為育人目標,開設舞蹈、美術、書法、器樂等眾多學生特長專業,將文化課與藝術課同抓并進,不斷創新適合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模式。”兩水中學校長王峰對記者說。
據了解,為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兩水中學不斷完善各項制度,堅持走“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質量”之路,在中高考備考、教研教改、學生管理和藝體學生教育等方面逐步形成了一條適合本校學生實際的特色教育模式,實現了文化類與藝體類教育“兩翼齊飛”的良好局面,高考成績逐年攀升。在今年高考中,兩水中學文化課、藝體類本科上線人數和本科上線率持續增長,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今后,學校將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探索更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之路,不斷為社會輸出棟梁之才。”兩水中學校長王峰充滿信心的說。
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如果把人一生的拼搏比作一棟高樓,教育就是基石,基石越穩,樓身越固。下一步,武都區將繼續在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育質量上下功夫,大力推進特色教育,通過優化教育管理、實施素質教育、創建“武都教育”品牌等,全方位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讓每一個孩子心中有陽光,臉上有笑容。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