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臨澤訊(李慧榮 楊海燕 羅丹)“我自制的這款玩具叫《罐子玩轉秀》,所用的材料是36個奶粉罐和12根PVC管,制作流程是清洗消毒、邊緣打磨、圖案繪制、鉆孔加工,現在向大家展示涉及五大領域目標的10種玩法……”這是臨澤縣實驗幼兒園教師自制玩教具展評現場,老師們凝神聚會、認真觀看聆聽,而后積極嘗試體驗各種自制玩教具的不同玩法,欣賞閱讀自制的大繪本,研討交流氣氛熱烈。

該園為充分發揮自制玩教具在幼兒園保教活動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激發教師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結合“三抓三促”行動,以“提升教師能力、助力幼兒發展”為目標,精心策劃、細致安排,組織教師挖掘身邊資源,匯集智慧力量,為幼兒自制了一批功能多樣、可玩可探的玩教具和大繪本,本次參展的自制玩教具作品有36件,自制繪本18冊,充分體現了就地取材、變廢為寶、一物多玩、趣味橫生的特點。

據悉,制作前,老師們通過多種渠道悉心學習、互相交流,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遵循環保、創意、有趣的原則,化身為能工巧匠,搜集各種廢舊、低結構材料,如PVC管、紙箱板、奶粉桶、木板、飲料瓶等材料,為能制作出精美且具有教育性、實用性、安全性的玩教具做了充分的準備。展評中,老師們從作品名稱、適合的年齡段及區域歸屬、所用材料、具體玩法、教育價值等方面作了詳細的介紹,并現場進行了操作演示。觀摩老師們認真觀看,仔細聆聽,積極參與,享受童趣,在互動交流中碰撞思維、共學共長。
小玩具,大智慧。此次活動集“賽、展、訓”于一體,極大地調動了老師們因地制宜開展自制玩教具的積極性,切實把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保教理念落在實處,促使教師們對游戲材料自制與提供的有效性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