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農牧頻道 > 農牧企業

種花種菜種新城,高樓秒變田園風

時間:2020-12-29 18:06:28來源:人民日報編輯:趙小春點擊: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國人之所以推崇蘇杭,主要是因為那里的風景美麗環境舒適。這種情結,讓“憶江南”不但成了一個詞牌,更成為了一種文化。“江南”這個詞的內涵,已經不只是一個地理概念,而是代表著詩和遠方的沁人美麗。

能不能讓所有城市都像蘇杭那樣充滿著綠色的生機?甚至可以超越蘇杭的水平和美麗?很多人都在研究這個宏大而精彩的課題。12月9日,原住建部副部長、現任國務院參事仇保興等一行來到成都科道農場調研。農場里展現的“生態價值系統”理念、技術和成果,是吸引他來到這里的重要原因。

國務院參事仇保興一行在科道農場考察。

通過科道模式,通過樓宇種植,讓每一家變成一個小菜園,讓每一座樓變成一個大農場,讓每一座城市變成一個大公園,這是科道農場負責人宋志遠堅持了20年的夢想。在前不久的一次會議上,仇保興關于中國未來城市的理念,讓宋志遠有了遇到知音的感覺。

將近古稀之年的仇保興,身體和精神都非常好。他興致勃勃地參觀著,隨時和大家交流。他表示,中國地域廣大,各地情況不同,要想用一套成熟系統去覆蓋很難,但是可以選擇重點環節進行發展。在整個科道模式生產系統中,黑水、有機垃圾處理和中水處理是非常重要的兩個模塊,并且兩個模塊可以結合起來發展。

據介紹,在相關工藝里面,黑水變肥料、中水變澆灌用水是最便宜的,光是這套模式就很有生命力。首先處理好小區里的黑色水,這個是最有意義的事情,做好了有上千億的產業價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對舊的市政系統做一個顛覆性創新。

“在小區內,水幾乎百分之百循環,綠化、澆菜等都可以用自己的水。”仇保興從技術層面分析,兩個模塊如果研發成功,可以很好地解決園林城市所需的水和肥料問題,產業價值可能有幾千億。

“廚余垃圾都是寶,樹葉樹枝都是寶。都可以循環利用,變成肥料。”仇保興指出,可以把城市生活中的餐廚垃圾和有機垃圾放在一起,直接發酵做成肥料。這些垃圾種類廣泛,數量巨大,如枯枝、落葉、菜葉、蔥頭等等。傳統的處理辦法,是把它們集中清運轉移到城外去焚燒或者填埋,這個過程既耗費極大人力物力財力,又加重碳排放污化空氣。這種模式用的不是社區自我處理的辦法,所以很脆弱。一旦遇到疫情等原因停擺了,后果很嚴重。廚余垃圾清運不走,城市里馬上就臭氣熏天。如果按照科道模式這類思路,每個小區或者幾個小區聯合起來處理垃圾,黑水和有機垃圾變肥料,中水變澆灌用水,建設公園城市直接就能利用了。

小區里產生的垃圾,就地在小區里處理,變廢為寶,化腐朽為神奇。這是中國文化孕育出的思路和辦法。物質還是那些物質,能量還是那些能量,只是改變了轉換的模式,城市的局面就豁然開朗起來。仇保興的理論探索,宋志遠的實踐檢驗,是在中華文明的指引下,幫助城市找到的一個新發展模式,幫助人類找到的一個新生活方式。殊途同歸,相逢于真理。

對于科道模式的發展,仇保興熱心建議一定要模塊化,每一個模塊標準化,其他的模塊再集成,然后再生成一個有生命力的系統。

“第三個模塊是立體種植。”參觀科道農場的立體種植項目時,仇保興還饒有興趣地對項目細節提出了合理化改進建議:“把紅墻刷成白色,可以增強光反射,能讓蔬菜增產20%。”

。他認為,科道模式在光照強的地方更容易成功,比如海南島和西北各地。西北冬季氣溫低,推廣的話得加上暖棚溫室一類的設施。他還介紹了荷蘭、加拿大等國立體種植農業的發展水平,鼓勵科道模式要進行更深入的探索。

“種出來的家具”是科道的一項專利技術,可以在地里種出桌子、椅子、茶幾、長廊、涼亭等等造型的器物來。參觀實物時,仇保興表示家具種在地里是關鍵、才有靈魂,可以考慮把這項技術用在公園、綠道等場所。“如果鋸下來放進室內,沒有鮮花綠葉了,就沒太大意思了。”調研組其他成員也認為,如果能讓這種有型家具在土地里自然生長,確實是最好的選擇。“公園應該可以讓人安靜,讓人發呆,融于自然的做法更好。”仇保興笑言。

調研組一行深入參觀了科道公司“生態價值系統”實驗區的各個展示區域。工作人員介紹,該系統已經從1.0版本升級到3.0版本,正在向4.0版本升級,計劃下階段在全國乃至全球推廣。調研組成員參觀了位于科道農場的1.0版本和位于新安家園小區的2.0版本后,紛紛點贊科道理念,對該項目在實現污染治理、生態建設價值化、農業安全、公園城市建設、鄉村振興等方面的作用給予了高度肯定。

這些年,仇保興一直在為國家的進步而辛勤奔走著。9月份,他在北京舉辦的2020服貿會財富論壇開幕式上,著重推介了中國未來城市的“山水園林”風格理念。他舉例說,如果將舊城區十棟老式建筑改造為立體園林模式,這個城市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成為具有綠色、生態標識的城市。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個愿景在城市中通過綠色生態園林建筑實現了。”結合今年全球嚴峻的疫情形勢,他指出這種風格的城市建筑,不但可以讓群眾在疫情下生活得更舒心更輕松,還有利于緩解孩子們的緊張壓力,避免精神疾病。

在一個抖音視頻上,有菜農振聾發聵地指出:“我們種菜不是給吃菜的人種的,是給菜販種的。吃菜的只要求營養高、口感好,不在乎賣相保質期什么的,但是菜販在乎。”這個視頻揭示出的問題,不是菜農也不是菜販造成的,其真正的根源是傳統的蔬菜生產銷售方式——種在鄉村,吃在城里,長途販運。蔬菜從鄉村拉到城里來賣不但有中間商賺差價,更有長途運輸所要花費的能源、時間,還要造成污染。仇保興曾經在論壇上介紹,立體園林建筑未來將成為生態城市自給自足的保證。瓜果蔬菜在城里自產自吃,大大降低因長途運輸瓜菜而帶來的城市碳排放,而且食品的營養100%保留。

調研組聽取科道模式匯報講解。

既要有生態價值,又要有產業價值,人類需要新的城市文明、向往新的生活方式。都市農業是新興的朝陽產業,公園城市是未來的宜居環境,這是社會發展的趨勢和方向。科道模式來自古老的中國智慧,崇尚人與自然的和諧,傳承耕讀傳家的文化。舊有的城市文明發展過度,才孕育了新生的城市文明噴薄而出。用《易經》的觀點來解釋,這就是“老陰生少陽”:舊有的城市文明是“老陰”,新生的城市文明是“少陽”,而處于“少陽”狀態的新事物,會蓬勃發展欣欣向榮。

12月1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題為《繼往開來,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征程》的重要講話,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他在講話中倡議:增強信心,堅持綠色復蘇的氣候治理新思路。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從綠色發展中尋找發展的機遇和動力。

這個倡議,給人類的文明發展提供了一個新思路。綠色復蘇的理念,有利于修復環境,有利于創新增長,有利于人民幸福,有利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存發展。科道模式的實踐,正是對這一先進科學理念的具體探索,不但會造福于中國,而且將有益于世界。

“把幾千年的蘇州園林跟現代建筑融合在一起,實現真正的‘城市山水園林’,不是思想,而是現實建筑案例。”仇保興的理想,是讓中國可以有更多像江南一樣風景美麗物產豐富的城市,甚至比江南更好。和仇保興一樣的理想者們(如宋志遠),正在一起攜手努力,把中國變成一個有花有菜的大花園——正像網友們充滿愛國感情的調侃:“我們都是種花(中華)家的人。”“種花”家人的自豪,說明中國人骨子里就有對綠色復蘇的渴望,就有對自然和諧的追求,我們個個都將是這一先進科學理念的堅定踐行者。

人民日報客戶端四川頻道劉海天

責任編輯:王永戰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