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晚上,由敦煌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北京山水琴社、敦煌市陽關博物館主辦,敦煌市詩詞楹聯學會、敦煌市音樂家協會、敦煌市朗誦協會、陽關景區管理有限公司承辦的“陽關琴緣雅集”古琴演奏活動,在巍巍陽關烽燧下的陽關博物館舉行。這次活動的主題是“一曲絲路琴韻,千年陽關回響”,旨在人與大自然的對話中,在兩千多年的陽關文化與中國古琴文化的交流中,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享受音韻之美,增強民族自信。(王斌銀 年超君 張奕苑 周玉玲)
陽關,這個歷史的見證者,英雄的立功地,家中親人的夢魂鄉,中國人的詩與遠方,承載了太多的悲歡離合,魂牽夢繞;匯集了多少英雄的壯志,文人的情愫。這天,在歷史的回響中,在太平的盛世中,大家又一次走在一起。北京山水琴社的藝術家們,撫琴、焚香、吟唱。
《陽關三疊》的齊奏、獨奏,格外獨特,格外親切,就像離別已久的兒子回到了母親的懷抱,柔腸百結,如泣如訴,讓人潸然淚下。《平沙落雁》在廣袤的戈壁之緣低回,仿佛雁聲回環,翅膀搖落,沙磧應和,讓人浮想聯翩。《鷗鷺忘機》《梅花三弄》等如天籟,似天成,余音繞梁,聞者三月不知肉味。著名媒體人秦川筆走龍蛇,何等瀟灑;高僧道證方丈一曲《普庵咒》,梵音繚繞,境界不凡;敦煌飛天翩翩起舞,詩詞朗誦瑯瑯玉佩,遠山的呼喚,天地的包容,把人送上美妙的世界,久久不能回神。
雅集采用線下演奏,線上傳播的形式,邀請到了200多嘉賓愛好者參加,多家官方媒體、網絡達人現場拍攝、采訪,利用多種平臺傳播。陽關景區在活動中付出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活動由李飛、魏雅文主持,陽關博物館館長紀永元先生,北京山水琴社吳寒先生在開始時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互動交流環節妙語如珠,全場熱唱的時候氣氛熱烈,更是把雅集推向了另一個高峰。
在農歷五月這個中國詩月里,在這天太陽的最后一個回眸里,藝術家把古琴、香案支起在陽關烽燧下,面對古董灘,拉開了雅集的序幕。為天地彈奏,給大風伴奏,抱琴陽關,惜別落日,美妙的琴韻把祖國江山襯托的分外詩意,把絢麗的彩霞打扮的格外妖嬈。
北京山水琴社是一支高水準的演奏隊伍。吳寒、鴻雁、張梵、紅玉、陳紅等,都是古琴、琴香、琴茶方面的專家,琴棋書畫方面的行家里手,在藝術研究、古籍整理、行標制定、演奏吟唱方面造詣獨到。吳寒多次受邀參加國家元首級活動古琴演奏,并赴聯合國教科文總部和美國、意大利、法國、巴拿馬、澳門等地進行古琴文化藝術展演、交流。
這次陽關雅集,天上人間,雅俗共賞,在藝術上是一次大膽探索。用古琴在古代的關隘演奏古代的樂曲,在陽關下奏響《陽關三疊》,用人的力量感動自然,用大自然激發作為自然杰作的人的創作靈感,在敦煌的文化事件中獨樹一幟,值得永記。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