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厚璋揭底:“資送甚厚”,打造“銅牦牛”以為弘化公主的嫁妝
作者:郝厚璋
《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八•西戎》:“諾曷缽因入朝請婚。十四年, 太宗以弘化公主妻之,資送甚厚。”
《冊府元龜●卷九百七十八●外臣部●和親》:“遂以弘化公主妻諾曷缽,資送甚厚。”
“資送甚厚”,是史書上對弘化公主的專用詞匯。
“資送甚厚”,除弘化公主外,史書上沒有對第二個人再使用過這個詞匯。
“資送甚厚”,到底厚到了什么程度?
“資送甚厚”,到底資送了什么?
《弘化公主墓志》銘文曰:“牛崗辟壤,馬鬣開墳。”
以《慕容忠墓志》“馬關西奔”“墳崇馬鬣”佐證,確認“馬鬣”系指吐谷渾民族以“二馬相斗”開局。
在已出土的所有吐谷渾墓志中,唯且唯有《弘化公主墓志》銘文里將“牛崗”“馬鬣”并列,顯系“牛”為弘化公主專有。
《弘化公主墓志》銘文里,不僅將“牛崗”置于“馬鬣”之前,而且置于“其三”的打頭。以“二馬相斗”在吐谷渾民族中的圣神性而論,還有誰能有此資格居于吐谷渾王國的開國祖宗之前?
有古代版本、碑文、表章為證,按照古代行文規范,凡涉皇帝都得以皇帝打頭,包括“御賜”“御封”。這個“牛崗”,當然與大唐皇帝有關了,也除非大唐皇帝。
1972年6月“涼州之南山”出土了國內最大的“銅牦牛”,弘化公主正好歸葬于“涼州之南山”,史書又記載曰“(663年)諾曷缽不支,與公主引數千帳走涼州”。
“牛崗”,明明白白指出了弘化公主是以“銅牦牛”所在之地為歸宿。
出土“牛”為“假牦牛”,大唐宮廷制造風格再鮮明不過。“牛崗”打頭,又是如此巨“牛”,按照禮制,除非皇帝,誰還敢打造?
弘化公主是唐太宗下嫁的公主,當然是唐太宗為弘化公主打造的嫁妝了。此即所謂“資送甚厚”也。
“牛崗辟壤,馬鬣開墳”,意即吐谷渾民族以“二馬相斗”開局,弘化公主以其嫁妝所在地為歸宿。理實相符,人物兩應,不是順理成章嗎?
“涼州之南山”是吐谷渾王室陵區,已為考古工作所證實。“涼州之南山”出土這件“銅牦牛”,難道奇怪了嗎?
關于這頭“銅牦牛”是弘化公主的嫁妝,本人在2019年就發表系列文章全面考證清楚了,唯留一系列大謎底未發。
關于“牛崗辟壤”與“馬鬣開墳”之間的奧秘,在該系列文章動筆前本人就已推究清楚了。不然,以什么為據?
為了這頭“牛”,多少人不理解,本人也屢興筆墨,屢為打斷,倍覺悲哀。
這頭“牛”出土至今快50年了,大大小小專家們考證不清楚,本人卻在2年前盡悉其底了,可文章發表卻屢屢被干擾。我真的不知道為什么?
我真的不愿意將這個秘密拖過2021年,那將是對歷史的犯罪。
我真的不愿意再浪費時間了,我們實在浪費不起了。
奉此揭底,永遠鎖定于2021年吧。
這就是對2021年最好的總結,最好的紀念。
關于這頭“吐谷渾銅牦牛”,見本人網發“天祝銅牦牛系列文章”,或檢索“郝厚璋”“吐谷渾假牦牛系列”,即可閱知詳細。
欲知更多秘密,待本人后續。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