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遺恨。這就是此文《緣,知者多,和者少》所要敘述的。
緣分是人平等精神的體現,它要求有緣人撇開地位、等級、學歷、財富等世俗觀念,超然物外地共同創造美好的精神境界。我在網上看到一個現任縣長,他說在網絡上才找到緣,我當時閱讀是有些不理解他的表述。最后他說:“網絡真是一個奇妙的世界,沒有人知道我是一個縣長,我把在中文系所讀到的那些愛情故事和愛情詩句,對網友聊出,是多么的痛快。從大學一畢業,被父親托人分配在一個大的機關單位,官場讓我早早地知道成熟的痛苦,連談戀愛都成了政治,婚姻是政治的產物,算好我還很愛妻子。網絡讓我敢于暢所欲言,沒有現實中對待上級下級的無奈和拘束,我跟網絡有緣,跟認識的網友有緣”。
緣,知者多,和者少。所要敘述的是,知道緣的人可多了,可真正珍惜緣和呵護緣的人,又有幾成。每當夜晚,游走于網絡文字,那么多的人,為愛而歌,為愛而作,為愛而哭天喊地,受到了很渺茫的沖擊,更多的是感受到靈魂的掛空。不由得想起網上見到的這句話:“你天天說愛,天天談緣,你認真思考過這兩個字嗎?認真去體會過這兩個字嗎?只見你在那哭喊著,挖空心思地煽情。你沒有遠的深邃的緣與愛,只有浮躁的膚淺的愛與緣”。
因緣而生情,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被詩化的緣分,尤其值得珍惜。最近,我發現網絡里真還是有情緣,某些人的作品,一旦發表,我很想去閱讀,譬如編輯靳力的作品,杜木林先生的作品,江鳳鳴先生的作品,夢客嘯天先生的作品等,還有許多我這里沒有提及名字的先生和女士的作品。閱讀他們的作品,猶如分享了一份愛,特別是分享了他們靈魂臺階上的思想。因此,我想,緣分有時是屬于精神領域的,它總是想超脫凡塵,維系自己情有獨鐘的精神境界。網絡雖然虛擬,但我還是想呵護來之不易的緣分,對我們的情感生活很重要。我們可以不顯達,但我們有了遮蔽苦寒風雨的情緣,我們一樣能獲得生活的勇氣,一樣能有精神的樂土。
張愛玲對緣分有極妙的解釋:在千百萬人中,千百萬年間,不早不晚,正好碰上了,然后輕輕地說一句:嗨,你也在這兒!然而這種緣分可能是需要經歷幾個輪回才能做得到的。
緣,知者多,和者少。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鮮活的生命個體,都在這緣的歷史長河中或幾十個寒暑中流逝。只要靜心涵詠,切己體察,緣而生的愛,知者多,和之者也會更多。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