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頻道 > 文學詩詞 > 新作推薦

蘭州的臥橋——作者:李新海

時間:2019-12-23 01:10:15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臥橋,又名握橋,是典型的伸臂木梁橋。蘭州最早的臥橋始建于唐代,這種拱形橋,古代,在中國大地上建的很多,例如,著名的有甘肅省渭源縣的臥橋,廣西壯族自治區富川縣朝東鎮秀水河上的臥橋(又名登瀛橋)等。甘肅省渭源縣的臥橋,又名灞陵橋,位于甘肅省渭源縣城南門外的清源河上。始建于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既濟行人,復通車馬”,后被洪水沖毀。1919年仿蘭州臥橋改建,被稱為'渭水長虹'。橋身南北向全長40米,高15.4米,寬4.8米,曲跨29.5米。整個橋分為13間,46柱,橋面和橋底均以每排10根粗壯圓木,并列為11組,從兩岸橋墩底部逐次遞級,凌空而上,形成半圓狀橋體。橋面有臺階通道三條,并配有欄干扶手。橋頂為飛檐挑閣式的廊房屋面造型,全為木結構,精巧壯觀,已成渭水一大景觀。于右仁先生曾題寫了'大道之行'的匾額。廣西壯族自治區富川縣朝東鎮秀水河上的臥橋,又名登瀛橋,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富川縣朝東鎮秀峰下,當地人稱“臥橋”。它始建于明萬歷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橫跨秀水河上,為石礅木板結構。舊《富川縣志》說它“壯麗為縣首稱”,它是富川古代的第一座風雨橋。傳說為秀水村進士倡議籌資而建!暗清倍秩∈堑巧襄,瀛洲傳說大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皆仙人居住之地。登是到達神仙居住的地方之意?上Т藰蛴1983年毀,空留幾個石礅凄立在河中。

     臥橋,在中國橋梁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國橋梁專家茅以升在他的《中國古橋技術史》中對蘭州臥橋給以很高的評價,說蘭州臥橋是中國“伸臂木梁橋的一個代表”。蘭州的臥橋,傳承演繹了蘭州橋梁輝煌的文化,記載著蘭州歷史上古人的聰明才智,也反映了蘭州歷史上多民族文化的交融發展。


  

     一、 蘭州臥橋 
     據史料記載,蘭州雷壇河臥橋,位于蘭州城西阿干河下游的雷壇河上,即今蘭州市工人文化宮東側雷壇河橋處,始建于唐代,相傳是仿“河厲”之制而建的。“河厲”是吐谷渾所建造的一種橋型。唐朝建的臥橋后毀于水患。后來的臥橋,始建于明永樂間(1403~1424),清代兩次重建,曾是溝通城關地區與七里河地區的主要津梁。因為是木結構橋,所以只能行人,不能行車。該橋凈跨度22.5米,全長27米,橋高4.85米,寬4.6米。橋廊坡度20度。臥橋采用巨木由兩岸向河心錯落前伸,層層遞出,節節相銜,呈穹隆之弓形。橋面上有拱廊,可避風雨;兩側楹欄整齊。橋兩端各有翼亭,恰似兩拳緊握,故又名握橋。臥橋在蘭州曾享有盛名,為昔日“蘭州八景”之一。1952年,為了修通七里河、西固的西郊林蔭大道,決定將解放門以西的路段加寬而拆拆除。

  

     二、 興隆山臥橋
     位于榆中縣興隆山峽谷。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知縣唐鳴鐘創建,故稱“唐公橋”。后屢毀屢修。嘉慶八年(1803)知縣李醇和建為木結構拱橋,名“迎善橋”。光緒二十六(1900)年重建,稱“云龍橋”。橋全長23.6米,跨度9米,橋面寬3米,為13踏步斜坡式。橋上建廊9間,橋頭各建南、北橋亭一座,為歇山頂四角飛檐結構,東、西兩側帶耳房,頂部均布疏璃瓦。美觀大方,是目前蘭州境內保存最好的古臥橋,對研究建橋史和建橋技術有重要的價值。

   

     三、 蘭州水車博覽園臥橋
     位于城關區水車博覽園與蘭州音樂廳之間的南河道上,是仿照原雷壇河臥橋建造的,2005年8月隨著博覽園的建成對外開放。該橋雕梁畫棟,大氣恢弘,基本上反映了蘭州雷壇河臥橋的風貌雄姿。

     四、 金城關臥橋
位于黃河北面、白塔山公園西面的金城關蘭州非物質文化博覽館西側的馬家石溝上,2010年10月建成。金城關臥橋不僅具備通行功能,而且猶如一道彩虹,將金城關山谷兩邊的建筑連為一體,成為金城關一道亮麗的風景。人們可以登山而上,從臥橋上游覽、觀看黃河及黃河南岸風景。


 五、 五泉山公園臥橋
     修建成于2014年底,坐落在五泉山公園西龍口,橫跨深谷,高度接近40米,成為五泉山公園古建筑群的又一新景觀。

 

 六、永登紅城鎮鳳凰山臥橋
     該橋建于20世紀初,是永登縣紅城鎮著名木匠楊登巍仿蘭州雷壇河臥橋而精心設計、施工的精品之作。此橋凈跨度27米,呈拱形,上覆雨廊,加上兩頭門樓,共11間,總長33米。整個建筑造型別致,輪廊優美流暢。在藍天、白云、綠樹的映襯下,顯得雄偉壯觀,氣勢恢宏,給人一種“橫空出世”的感覺,后遭到毀壞。2011年初重建,2012年10月建成;境幸u了原橋風格,臥橋為一跨橋梁,共十一間,長約35米,寬3米,總投資達130萬元。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