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楊宸宇徐飛
盛夏的瓜州,連片的枸杞迎來了成熟的喜悅,掛滿枝頭的小紅果隨風搖擺,映紅了瓜州百姓脫貧致富的小康之路。
“我家就是種枸杞才慢慢富起來的,剛遷來那會,因為土地沙化和鹽堿化,一畝地才收入五六百元。現在好了,一畝枸杞純收入近3000元,我種了10畝,光枸杞收入就有3萬多元,日子越過越紅火。”家住梁湖鄉雙州村二組的移民趙永德說。
作為移民大縣的瓜州,充分利用當地土地堿性大、光照時間長的獨特氣候條件,將目光投向了易存活、耐鹽堿、效益高的枸杞種植。至目前,該縣枸杞種植面積達9.6萬畝,形成了東起七墩鄉、西至廣至鄉的枸杞產業帶,建成雙塔、布隆吉2個萬畝枸杞專業鄉和11個千畝以上集中連片示范基地、69個百畝集中連片標準化生產示范點,種植農戶達8377戶。2014年,該縣枸杞總產量2.32萬噸,產值突破2.67億元,枸杞收入占移民人均純收入的47.6%。
“我種的30畝枸杞已經開始采摘,今年的枸杞顏色俊個頭又大,市場價格也不錯,因為采用了新技術每畝產量接近400公斤,一畝地產值差不多1.5萬多元。”布隆吉鄉枸杞種植專業戶李建軍一邊晾曬枸杞一邊介紹說,“比起零散種植,專業化種植和訂單式銷售的收入還要高很多。”
在大力推廣枸杞種植的同時,該縣還將專業化精細管理和產業化、品牌化營銷作為壯大枸杞產業的重點工作來抓。“從枸杞的育苗、培植、管理、加工,我們都配備了專門的技術工作員進行指導,縣上還扶持成立了專門的枸杞合作社。我們下一步的目標是,鄉鎮有技術骨干,村有技術標兵,戶有技術能人,實現全縣特色產業農技人員全覆蓋。”縣農技中心主任朱長征說。
“縣上已經建成了枸杞烘干棚(烘干道)40個,成立了紅綠寶副產品有限公司、億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枸杞制干企業、精深加工龍頭企業20余家,成功研發了枸杞咖啡、枸杞葉茶、枸杞花蜜、枸杞藥酒等6大類20余種枸杞系列產品,‘青林’、 ‘正果’、 ‘隴上紅’、‘瓜州寶杞’等多個枸杞干果品牌市場反響良好。產品延伸至飲食、醫療、保健等多個行業,形成了生產、加工、銷售等一條龍的產業鏈條,實現了品牌價值提升和產業效益延長的雙項共贏。”縣農牧局局長王斌說。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