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訊 責任編輯:趙小春 圖片:辛萬毅 文/李文祥(甘肅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甘肅草圣張芝書畫研究院副院長)
書畫翰墨飄香,風景這邊獨好。結識辛萬毅先生是在書畫采風筆會活動上,一個有近500人的書畫家群體,我被甘肅當今書畫創作的繁榮盛況深深地感動。而作為這一“藝術圈”的領頭人辛萬毅先生尤令人矚目。是他與書畫同仁、退休書畫愛好者,刮起了一股“隴原風”,成為一道堪與黃河百里風情線媲美而閃耀在隴原大地上的藝術風景線。
雅俗共賞,各領風騷;弘揚國粹,傳承文化,是這一書畫家群體的特質。因“藝”結緣,故稱作“西部緣書畫院”。基于共同的志趣與藝術追求,西部緣書畫院書畫家以書畫養性情,以書畫行公益,以書畫倡文化,互鑒互學,交流提攜,從臨摹到創作,從繼承到創新,從風格到流派,共同鑄就了甘肅老年書苑畫壇的時代新風。
辛萬毅先生不愧為當今甘肅老年書苑畫壇的“時代領跑者”,不愧為老有所為的“時代先行者”,他墨染一生,樂此不疲,退休后和善有恒,志趣彌堅,倡議組建了“西部緣書畫院”,仍孜孜于書畫藝術的傳承與創新,翰墨筑夢,豐盈了老年生活,演繹了精彩的藝術人生。
一
書畫兼之,尤工行草,是辛萬毅先生書畫藝術示人的一面,但我更傾心于他書法的闊大與雄渾、精致與雋永的獨特風韻,待由表及里地了解到他的書藝活動、心路歷程、風格特色后,方知他篆、隸、楷、行、草諸體皆能,喜作榜書,尤精用筆,漢魏相參,行草互融,自成風格。
“年過半百已無聞,橫涂豎抹醉吐茵;輕棹功寒投原野,寫意白雪與陽春。”辛萬毅先生的畫作以蘭竹為多,注重于微觀之美的表達,筆下景物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各具姿態,各有特色,含蓄優雅,兼有詩意之美。其以書入畫的特質,寓情于景的風格,富于想象的創意,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了筆墨的張力、感染力和表現力,因而諸類畫作給人以意境遼闊,樸素自然,渾然天成的藝術視覺。
最心儀他的書法,堪稱“活化文字”、“激揚藝術”的力作。他遵循傳統,從臨碑始,以臨帖終,運筆用墨得錘煉、溯源流、重臨寫、摹結構、善布局,悟其神髓,由穩健而入境界。
“激揚文字”,是辛萬毅先生對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精髓深度領悟后開創的藝術表現手法。他秉持“書畫同源”之道,創造性地把中國漢字恢復到其本源境界及多重魅力,即“復魅”。以傳統書法元素為先導,以漢字的結構形體之美為基本構架,以現代水墨結合現代藝術構成作為輔助,以深度挖掘所選擇的書寫內容,即漢字當中所包含的豐富而深刻的文化內涵為旨歸進而表達本人不與他人相同的藝術理念和思想感情,故而形成了一種韻律感和節奏感,讓書寫的律動與生命的律動合二為一,從而創造出了一個有生命、有血肉、有氣息的書寫世界。
綜觀辛萬毅先生的諸體書法作品,對傳統經典的繼承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從長期臨摹到創作出新的轉換能力以及創作、創新亦達到了較高的境界。
二
分而述之。仔細品讀辛萬毅先生的諸體書法作品,總給人以放手直書,氣勢磅礴,書風豪邁,意境闊遠的藝術視覺,雄渾凝重而有儒雅飄逸,古樸淳厚又絕無泥古之嫌。
“一半逸氣,一半清心。”這是書畫業界人士對辛萬毅先生書法藝術的評價與贊譽。他的書法可謂“五味雜陳”,篆、隸、行、草兼美,還書寫“毛體”,尤行、草為著,逸氣超然,已達出神入化之境界。
先看他的“毛體”作品,諸如《百花齊放 推陳出新》、《沁園春·雪》、《清平樂·六盤山》等作品,幾近毛澤東之氣勢、之韻味、之風格,臂腕底生風,氣勢奪人,壯美、粗獷、俊逸,酣暢自如地冶鑄著偉人的書風。書如其人,我更從他富有“雄渾”的書風中“讀”到了一種志向、一種豪邁、一種氣魄,“天高無蓋,淵深無底”,在“毛體”書法的揮灑中,他率真、誠善、純美,坦蕩淋漓地書寫著人品,書寫著志向,也書寫著豪邁。
再看他的行書作品,諸如《厚德載物》、《道法自然》、《天道酬勤》、《云水禪心》、《春華秋實》以及書寫的唐詩、宋詞乃至名言警句等作品,墨融神暢,書寫自若,變化多姿,其偏正、松緊、奇正、粗細、濃淡、虛實、緩急、仰揚、頓挫、快慢處理諧恰,富于律動感,撼人心魄,表現出了較高的觀賞性、思想性和藝術性。
三看他的草書作品,諸如《龍》、《虎》、《馬》、《壽》、《福》等榜書楷書以及條幅、長幅、扇面《沁園春.雪》、《清平樂.六盤山》、《上善若水》、《厚德載物》、《中國夢》等作品,如同欣賞一部優美的舞蹈,那一個個奇崛的墨字正像一個個翩翩的舞者,婉轉自若,熠熠生輝,耀動著生命之光、活力之美、情感之韻,舒坦、美艷、驚嘆、激越、亢奮,令人神思飛揚,無以釋懷。他的草書堪稱為“個性藝術”,有“揮灑縱橫欲絕塵”之氣勢,有“萬歲枯藤掛山崖”之壯美,有“萬馬奔騰千里風”之景象,究其源與流、文與質、藝與技,如“二王”之風流再現,如蘇軾之個性彰顯,如張旭之飛草張力。通篇觀之、品之、賞之,辛萬毅先生的草書作品,跌宕起伏,幾近完美,近乎古之大家書風墨韻;局部微觀,亦難有敗筆、陋筆,那些生動的富有活力的線條,讓人感到生命的鮮活與柔美,感悟到自然的壯美與豐饒,這是他將粗獷與柔美、古今與時空天衣無縫地融為一體,完美結合的藝術特質和書寫風格。
楷書是站著的,行書是走著的,狂草是跑著的,如是所言,觀看辛萬毅先生的諸體書法作品,剛中有柔,柔中有剛,含沉著于痛快之內,富沉雄于靜穆之中。既筋骨內含,自然神采外映;又筆力充沛,自然氣魄奪人。
三
天地造化,鐘靈毓秀,隴原大美山河孕育了甘肅一代又一代書畫大家的秉性和特質,辛萬毅先生生于斯、長于斯,甘肅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養育了他,也賦予他絕美的藝術氣質。他從小就喜歡書法,這不但得益于家庭的啟蒙教育,更得益于他的故鄉臨夏和黃河、黃土高原這片長河、厚土的孕育和陶冶,使他的書法產生了別樣的意境和生命活力。他在2003年的一篇感言中寫到:我無悔于此生,不管成功與失敗,因為我盡了最大的努力,去學習、去拼搏;我無愧于此生,不管以后將如何,因為我未浪費時間,去追求,去探索;我不怨此生,不管艱難與坎坷,因為我從不懶惰,去珍惜時間,實現自我。
辛萬毅先生生于1956年10月,出生于書香門第,家學淵源,他自幼酷愛書畫藝術,從小受祖父及父輩的藝術熏陶,父輩們的書法功底在辛萬毅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書法的道路上,曾求教予甘肅著名書法家顧子惠、何聚川等書法老前輩。他楷書臨習于顏真卿、鄭道昭;行書學王羲之、米芾、黃庭堅;草書主學于孫過庭書譜、于右任標準草書等。已故隴上書法泰斗顧子惠,甘肅著名畫家何聚川、黃漢卿等老一輩藝術非常看重辛萬毅先生的作品,一致認為辛萬毅先生的書法“功力厚重,富有神韻”。他在和這些書法老前輩的頻繁交往、潛心學習中,受到了很大啟發和激勵,深得衣缽真傳。
辛萬毅先生生于甘肅臨夏,號自娛齋主,大專學歷,1982年畢業于河南書法函授院研修生班,曾在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政務大廳供職。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名家協會理事,中國國際工藝美術師協會理事,中國書畫研究院一級書畫師,甘肅省書法家協會專業委員,甘肅毛澤東書法藝術研究院副院長,甘肅省書畫研究委員會副秘書長,甘肅飛天書畫協會·中國西部書畫院理事,甘肅省循環經濟雜志社藝術總監,西部緣書畫院院長,酒泉西域書畫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山河風文化藝術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州書畫研院書畫師,蘭州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永久會員,蘭州現代攝影協會會員等。
四十多年來,辛萬毅先生的書法作品曾多次入選國內外重大展覽并獲獎。1994年加入甘肅省書法家協會。作品多次參加國家、省、市書法大展并獲獎。從1985年起,先后在“琴島杯首屆全國書畫大賽”中獲榮譽獎、證章一枚、入選甘肅省書協“甘肅省書法篆刻新人作品展”、《甘肅省中青年書法篆刻作品集》一、二集;《甘肅省中青年書法作品集》三、四集,作品在“輝煌的歷程—慶祝十六大甘肅書法展”中展出。在“蘭州市直屬機關職工書畫展”中獲三等獎、“蘭州市城關區迎接十六大美術書法展” 獲二等獎;入選《蘭州市書法家協會2013年會員作品集》;入編“中國書畫研究院成員名鑒”并獲金獎,被授予“中國書畫藝術家百佳” 稱號;在“吉祥中國”、“全國書法美術《金鼎獎》大展賽”中獲銅獎;2006年獲“第三屆《金鼎獎》全國書法美術大展賽”銀獎并入選《全國書法美術優秀作品集》、“第四屆《金鼎獎》全國書法美術大展賽”金獎。2011年4月以來獲《中國中老年書畫藝術全集》一等獎;在“1921—2011·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全國中老年書畫大展賽”中獲金獎;《名家·名作》書畫家優秀作品邀請賽金獎;在《羲之杯》全國詩書畫家邀請賽獲一等獎;在慶祝東坡書畫院成立十周年全國書畫作品大賽展中獲一等獎;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光明在前”全國書畫大賽展中獲金獎;在第二十八屆中國-日本國際書畫大賽中獲銀獎。入選《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蘭州市首屆書法篆刻展》作品集;作品入選《翰墨思偉人》紀念毛澤東逝世35周年全國書畫大賽作品集并被授予“中國百名功勛藝術家稱號”;作品還入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紀念甘肅飛天書畫學會成立三十周年書畫精品展作品集》、首屆中韓優秀書畫家(韓國國會)邀請展作品集;在2016迎神舟十一載人航天飛行成功中國當代書畫名家精品展全國大賽中榮獲金獎等;被(中國書畫收藏指南);“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喜迎十九大主題中國郵冊收錄。曾多次參加了甘肅省慈善協會興舉辦的義賣活動。作品曾在甘肅日報、甘肅工人報、甘肅經濟日報、甘肅新農村報、甘肅青年報、蘭州晨報、神州詩書畫報、甘南日報、《甘南發展》等多家省市報紙、雜志上刊登介紹。其作品還被日本、韓國、新加坡、加拿大、非洲國際友人收藏。并曾獲“甘肅省勞動模范”、“甘肅省優秀企業家”等多項榮譽稱號。
辛萬毅先生把畢生的精力都用在了自己所唯一喜愛的書畫藝術上。他所創作的作品都是其思想智慧的結晶,其作品參加全國書法大賽中均獲大獎,其書法名氣蜚聲國內外,圈內人士對他的評價是:“具有一定實力的書畫大家”。在“非典”期間、汶川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等募捐活動中,他將書畫拍賣所得的善款通過甘肅省慈善總會捐助給災區。辛萬毅先生由此而獲得不少甘肅省慈善協會的榮譽證書。
辛萬毅先生在書法藝術之路上不斷探索,多有心得,也多有理論建樹。他說,學書法應師承古人,注重法度。他說,文字是記錄語言和時代的載體,而書法就其本質而言,就是一種寫字的技巧和方法,是一門學科和藝術。他說,沒有規矩就沒有方圓,書法就是遵循和繼承傳統的,幾千年來所共認的優秀法帖范本,認真研討臨摹,師承古人,注重法度,學古人的結字、用筆、用墨和章法,氣韻精髓,博采眾長,繼而發揚廣大。他說,書法如果脫離了其欣賞和實用之目的,一味追求其藝術和創新,將會脫離人民大眾,成為屠龍之技,失去其存在的土壤和空間,陷入無用武之地,在高科技發展時代被淘汰。綜覽古人之法帖,無不典雅純樸,清簡婉約,舒朗流暢,俊逸自然,深受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包括不懂書法的老百姓也會覺得漂亮受看,掛幾幅中堂對聯以示對文化藝術的崇敬和享受。他說,書畫益壽,金石延年。現代生活節奏快,工作累,包括離退休人員在閑暇之余抽點時間展紙研墨,潛心書畫,既可了解歷史,增長知識,還可調節心理,凈化心靈,延年益壽。他說,詩為心聲,書乃心畫,用書法展現修養學識,表達情懷,寄托心聲。當然,要把篆隸真草行等中國特有的文字學透寫好寫漂亮,須了解幾千年來的中華文明及文字演變的歷史,詩詞歌賦等等,不斷積累知識,掌握結體,用筆,章法等等書寫方法,是廣大學書法的人窮其一生所追求和奮斗的目標。在學書法之中陶冶情操,修身養性,享受藝術之美,使書法藝術深深的扎根于人民大眾之中,使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得以繼承和發揚,千古不衰,燦爛奪目。
與辛萬毅先生相交,為人坦誠,和藹可親,謙遜有禮,甚至溫文爾雅。書法陶冶性情,同樣,具有沉穩恬淡性情的人更能與書法藝術相融。凡和辛萬毅先生接觸過的人,都會通過其書法來體會他的心境和意趣,這正是辛萬毅先生藝術修養和人生修養的投影,讓人對這樣的藝術家充滿了一種濃濃的感動與敬意。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