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法自然求清麗 ——李承志先生書藝簡介 作者:穆明祥
李承志,1941年生,皋蘭縣人,中共黨員,F為
甘肅書畫家協會、皋蘭書協、
甘肅詩書畫聯誼會、蘭州文化聯誼會會員等。
李承志先生自幼酷愛書法藝術,從小學開始便與筆墨硯臺結緣,每日堅持寫大楷。中學畢業后,上世紀60年代參軍入伍,其所學正好派上了用場。其在部隊任秘書期間,連隊的墻報、黑板報都是他發揮個人特長的理想舞臺。部隊服役多年,他的一筆好字,很受歷任部隊長官的欣賞。從戎10余年,他從秘書、班長、排長、連長,一直干到營長。上世紀70年代復員轉業到蘭州軸承廠,從事工會工作。工會崗位,更是需要寫寫畫畫的人才,李承志先生也算是入對了門。
李先生在任蘭州軸承廠工會主席的數十年里,雖說工作繁忙,事務龐雜,可他除了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認真負責地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外,也從未放棄過自己對書法藝術的愛好與追求,仍然堅持臨池耕耦,苦練基本功夫。同時,他還購置了大量的歷代名人碑帖、書法理論書籍,每日堅持讀帖臨碑,研讀書法理論文章,做到外功內功同步進行。其主要臨習二王、歐陽詢、張玄、黃自元等人的碑帖,對孫過庭的《書譜》也是常學不輟,孜孜以追。通過碑帖臨寫,理論深造,為自己后來的書藝愛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尤其是退休后的十多年里,其更是辛勤有加,鉆研尤切。于此同時,他還參加了蘭州老年大學書法班學習,使其書藝水平更是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李先生雖說楷、隸、行、草皆能,但尤以楷書見長,其大字小楷均見功夫。李先生寫楷書注重筆勢墨韻,力求和諧統一,追求自然清麗。如其書寫的數米、十余米的《心經》、《道德經》、《弟子規》等書法長卷,通篇用筆古拙、墨色統一、筆畫勻停、氣韻諧和、字體清秀、行距自然,讀后給人頗多美的享受。當然,從中也不難看出其書寫中所花費的心血。李先生除了書法寫得好外,還偶爾畫畫。如其在《弟子規》長卷中插畫的幼兒人物畫,筆墨簡約、線條清麗、形象逼真、童趣盎然、憨態可掬,勾勒出了兒童天真無邪、活潑可愛的本真天性,看后令人不得不會心而笑。
書法界有一種說法叫做“書品如人品”,讀了李先生的字,相信此說不假。因為其書品中處處透逸著嚴謹、穩重、端莊、骨梗的氣息。 難怪其書法作品能夠受到省內外,乃至國內外眾多愛好者、收藏者的青眼。近年來,其書法作品在省市和全國舉辦的書畫大展中多有展出并獲獎。同時先后入載《西部商報》、中國老年大學學刊《老年教育》、江蘇《健康家庭》;入選《銘記歷史 復興中華——紀念抗日戰爭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名家百米長卷作品集》、蘭州軍區將軍書畫院與甘肅詩書畫聯誼會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聯合編印的《詩書畫作品集》、蘭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出版的《三嚴三實——命題書法作品集》、第三屆絲綢之路《“體彩杯”——全國書畫大展作品集》、蘭州文化聯誼會《德耀中華——海峽兩岸詩書畫交流展作品集》等。另外,其作品還被美國、法國、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友人收藏。烏茲別克斯坦國家文化館和孔子學院也懸掛著他的書法作品。 李先生除了熱愛書法藝術外,還十分關心社會慈善事業。在我國南方冰災、洪澇以及汶川、玉樹、隴南等地地震與泥石流發生后,曾多次向災區人民捐款,幫助災區人民共渡難關。尤其是近年來連續多年參與《西部商報》等單位舉辦的文化下鄉和送春聯活動,用自己手中之筆,把黨的關懷送到邊遠農村、城市居民家中,為弘揚社會正能量發揮出了積極的作用。另外,由于李先生的字好、人品也好,慕名登門求字的人很多,李先生都是來者不拒,滿足他們的要求,且分文不取。僅李先生用金粉書寫的《心經》,就送出了100多幅,真可謂悅人益己,積德匪淺。
李先生愛好頗多。其盡管是七旬有五的人了,但仍然精神矍鑠,眼不花、手不抖,每日除了堅持寫字外,還拉二胡、打臺球等,參與多種文體活動,且還算得上是這些項目中的一把好手。愿李先生健康長壽,多為社會貢獻才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