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宇代表昆明局集團參加全國技能比賽獲制動鉗工組第一名。
擰螺帽、量活塞桿尺寸、滑扣攻絲、小錘落成檢查……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昆明車輛段制動鉗工李振宇日常的工作,便是對104分配閥拆下來的168個配件進行檢修。這些配件中,既有手掌般大小的,也有指甲蓋般大小的,而對于李振宇來說,每一個零件哪怕是有幾毫米的誤差都不能放過。
行駛在云嶺大地上的綠皮動車,主要采用的是壓縮空氣制動,而104分配閥是控制制動環節的重要部件,關乎列車是否能夠安全穩定運行,因此,每隔幾天李振宇所在的班組都要對104分配閥進行拆卸、檢查和維修,平均一天要檢修20輛車的配件。
2013年,李振宇從蘭州交通大學畢業后來到昆明車輛段工作,至今已有6年。每天早上8點半,他就要來到車輛段處開始一天的工作,直到下午5點半下班。盡管工作時間大多是在工作間內對配件進行檢查修理,但即使是提前完成了檢修任務,李振宇仍然會把剩余時間用來復習鞏固書本上的理論知識,200多頁的《檢修規程》,關鍵章節他已能倒背如流。
“制動鉗工首先是一項體力活,主要集中在手工的配件拆卸和組裝上,但是它更是一項眼力活,幾毫米的誤差要能用肉眼分辨出來。”李振宇說,“檢修的重點,就是查看配件的尺寸是否達標,或是否存在縫隙等瑕疵,一旦沒有將有問題的配件篩查出來,列車行駛的安全穩定性可能會受到影響。”
盡管相當多的零部件可以放入模具進行測量,但對于制動鉗工來說這是遠遠不夠的。由于工作本身的專注性加上長期的經驗積累,李振宇表示,對于經驗豐富的制動鉗工來說,基本上能夠用肉眼分辨出幾毫米的誤差,這有利于對配件進行初步的判斷,從而節約后續檢修環節的時間。
今年11月,全國鐵路系統機輛系統客車職業技能競賽上,李振宇作為昆明局代表,與來自全國各路局的參賽同行們進行了技能比拼,最終獲得了制動鉗工組全路第一名。事實上,這已經是李振宇第二次參加全國職業技能競賽,而在第一次競賽中,他的成績還僅僅只是第九名。
“第一次參加全國職業技能競賽時,我對競賽規則、考評項目等還不太了解,不過,與全國同行們對比之后也充分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自己后來便針對這些方面進行了加強。”李振宇說,“這次比賽獲得第一名,我終于覺得自己的學習沒有白費,此外,能與全路這么多優秀選手同場競技、交流經驗,我也感到十分榮幸。”
隨著車輛段搬至位于呈貢區的動車所,制動鉗工班組也被劃分為了白班和夜班,24小時輪流開展檢修。眼見“復興號”穿梭于動車所車場,李振宇也為自己樹立了新的目標:學好集中動力式動車制動裝置相關知識,為將來開展“復興號”制動裝置檢修打下基礎。
比起綠皮動車,“復興號”的速度更快,對制動裝置的要求更高,檢修難度也更大。不過,李振宇并沒有退縮,他說:“挑戰更高難度,不正是學習的樂趣所在?”
記者蔣卓成攝影報道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