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教育頻道 > 名人名博

在線教學應把育人放在第一位——作者:慶陽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張武德

時間:2020-03-29 23:52:46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學校“停課不停學”,開展線上教學,但許多師生反映實際效果并不是很好。我覺得我們應該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除了必須教給學生知識和技能以外,我們最應該教給學生什么?我想無外乎這么幾點:

一是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早睡早起、按時看日出的習慣;干凈整潔的衛生習慣;幫父母做家務的習慣;讀書學習、鍛煉身體的習慣等等。這些習慣我們得反復講讓學生反復做,由他律走向自律。這些習慣,表面上看是小事、小節,但實質上是大事、大節,決定著一個人的做人品質,決定著一個人的未來命運。老子說:天下大事必做于細,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學生一旦養成這些習慣,就會從平凡走向優秀。

二是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當新冠肺炎發生之時,全國全民總動員,總書記親自部署,親自指揮,號召我們打一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科學家奔赴一線,坐鎮指揮,科技攻關;工作人員調撥物資,建設方艙醫院;我們可愛的時代英雄——白衣天使慷慨赴難,奔向抗疫前線,救死扶傷;社區工作人員、警察,甚至小區的門衛、單位的保安都嚴陣以待,堅守崗位;就連我們自己在家休息堅持不出門,也是為國家做貢獻。現在疫情終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期間我們應該能感受到祖國的強大、民眾的團結、英雄的無畏、社會的支持。確實,在大災大難發生之時,我們慶幸生中國,我們為身后有這樣負責任的大國感到安全,感到自豪。古人講: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一國如此,一個人的成長也是如此我們應該珍惜美好的時代,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當然,我們不能忘記,在疫情初起之時,一些西方國家隔岸觀火,幸災樂禍。現在疫情卻在世界范圍內大爆發。祖國以德報怨,向世界許多國家派出醫療隊,伸出橄欖枝,捐助醫療物資,分享中國經驗。這種無私、博大的胸懷,只有我們的祖國才會有因此,現在我們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不會過時,只會當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鮮活生動的案例直播。

三是教育學生崇尚時代英雄。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英雄。今天發生的疫情,逆襲的“白衣天使”成為我們最為崇拜的英雄。郁達夫在紀念魯迅先生大會上說:“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個有英雄卻不知敬重愛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有了偉大的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拜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經歷了這次磨難,我們應該明白: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默默付出、負重前行。這些默默付出的人就是我們的父母、師長、親友、同事;這些負重前行的人就是“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時代英雄。不一定人人都去做英雄,但以英雄為榜樣,向他們看齊學習,努力成為平凡中的優秀,并把優秀一直當成一種習慣,這是我們應該能做得到的。

四是教育學生要敬畏生命。這次新冠肺炎,最初病毒源頭判斷是來自于野生動物身上當然,病毒的真正源頭有待于科學研究。但不論怎樣,我們必須明白一個非常淺顯的事實:自然界不只是人類一種生命,還存在著千千萬萬個生命。他們一樣需要生命的家園,需要活著。我們必須小心翼翼地與所有生命和諧共處,尊重規律,尊重生命法則。我們更應該愛惜自己的生命。疫情讓我們覺得活著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只有活著我們的生命大放異彩,才有著無限的可能。對比之下,一些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殘害野生生命的人,是多么的殘忍、多么的丑陋!一些動輒為了丁點兒小事而傷害自己身體、甚至輕生的人,是多么地愚蠢、多么地不值得!因此,現在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適當其時。

五是進行感恩教育。越是在大災大難之,越是能感覺到親情的彌足珍貴。平日里,我們忙碌著學習、工作、創業,忙碌著應酬,這一次疫情防控我們有50多天和家人們朝夕相處,我們才覺得一家人才是天底下最難舍難分的人。我們要感恩父母給我們生命,撫育我們成長;我們要感謝兄弟姐妹陪伴,讓我們生活充滿歡聲笑語。我們要感謝家庭,這才是我們靜養和療傷的溫暖的港灣。當然,我們更應該感恩祖國社會英雄,甚至要感恩為我們默默付出的老師、警察、社區工作人員、單位和小區的保安,因為祖國的強大,我們才覺得安全;因為英雄的奮勇逆行,我們才有戰勝疫癘的信心;因為身邊人的無私付出,我們才能安守在家。因此我們應該教育孩子和學生,讓他們懂得感恩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底線,只有學會感恩,我們才會收獲別樣的人生幸運。

疫情尚未完全結束,線上教學還得繼續進行,家長和老師大可不必焦慮和憂患某個知識點的掌握與否。知識固然重要,但知識之外的非智力因素尤為重要。立德樹人才是最根本的任務。我們應該教給孩子們一些基本的做人道理,讓他們成長成熟起來,這才是老師和家長們教育學生和孩子的最大的“初心”。

作者:慶陽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張武德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