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家庭不容易,面對撫養、照顧、教育孩子的巨大挑戰,母親或父親要付出比正常家庭大得多的努力。在很多人眼里,單親家庭并不完整,孩子也會問題多多,特別是青少年。很多單親父母也是這么想的,他們在遭遇離婚、喪偶等后對生活失去了信心。然而心理學家認為,單親父母也一樣能夠帶好孩子,稱良好的家庭并不取決于家長的數量,而是孩子得到的培養的質量。
美國心理學家卡爾·皮卡哈特博士認為,單親家庭的父母要承擔額外的責任,但也會激發他們的潛能:很多單親父母(特別是單親媽媽)對孩子的期望很高,把全副身心放在孩子身上,為此做出巨大的自我犧牲;單親父母說話直接,做事決斷,不會回避困難,有利于塑造孩子的個性;當單親父母忙不過來,就會讓孩子承擔家庭的責任,令他們獲得成長,懂得幫忙做事。
單親家庭缺失了爸爸媽媽中的一個,該怎么彌補?例如,家里沒有爸爸,年幼的孩子會想爸爸為什么不和自己一起,覺得自己肯定是做錯了什么。當失望和自責在內心積聚,孩子就容易產生抑郁。美國兒科醫師梅格·米克博士為單親媽媽支招稱,不要否定孩子對爸爸的情感需要,承認這是正常的感覺,然后再設法彌補。例如,小女孩希望得到爸爸的保護,那么媽媽就要保護好她們,或者找叔叔、兄長等男性來幫忙。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