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城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始建于2011年,2014年7月被省科技廳批準建設,2018年10月通過省科技廳組織的考核驗收,是慶陽市首家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四年來,園區按照《慶城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建設規劃》、《慶城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實施方案》及《甘肅省農業科技園區管理辦法》的要求,立足慶城蘋果資源優勢和產業特色,按照核心區、示范區和輻射區建設的總體規劃,圍繞“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發展、標準化生產、精深化加工、品牌化營銷”的總體思路,核心區以“二園三基地”為重點,在蘋果良種繁育、產量品質、外銷規模、貯藏保鮮、加工轉化及市場品牌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園區內技術創新、科技示范、信息交流、技術培訓體系運行良好,促進了全縣蘋果產業持續發展,延長了果業產業鏈,帶動了農民增收,改善了生態環境,為慶城縣現代果業發展起到了引領示范帶動作用。
目前已累計投入資金4.12億元,建成了以慶城、白馬、玄馬、南莊、赤城、高樓、驛馬、蔡家廟8鄉(鎮)的14個行政村1780個農戶為主的核心區“二園三基地”1.03萬畝;完成以慶城、白馬、赤城、高樓、南莊、驛馬、玄馬、桐川、蔡廟、卅鋪10鄉(鎮)和熊家廟、葛崾峴2個辦事處為主的示范區5.5萬畝;完成除核心區、示范區外的輻射區30萬畝。核心區畝均產值達到8200元,示范區畝均產值達到6100元,輻射區畝均產值達到4300萬元,園區內平均畝產值達到4583元,年產出總額達到16.5億元。
科技服務體系趨于完善。2012年3月22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與甘肅省慶陽市人民政府、慶城縣人民政府于簽署了“合作共建甘肅慶城蘋果試驗示范站的協議”。經過幾年建設,已建成集教學研發、示范推廣、科技培訓于一體的慶城蘋果試驗示范站,既是慶城省級農業科技園區的核心區,又是慶陽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核心區科技研發、成果展示推廣示范基地。現有科研團隊26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常駐專家4人,階段性科研專家7名,省果辦、甘農大專家各1名,隴東學院專家2名,慶城縣配備科研助理11人,為慶城蘋果產業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同時,加強鄉村干部果業培訓,特別是鄉鎮書記、鄉鎮長要爭做“果書記”、“果鄉長”,成為發展蘋果產業的行家里手。先后開展病蟲防治、人工授粉、覆膜拉枝、冰雹危害等實用技術現場培訓55期2.4萬人(次),開展果品經紀人培訓4期220人(次),印發《慶城縣農民實用技術培訓讀本》、《旱地矮化密植栽培技術》、《老果園間伐改造提質增效技術》等培訓資料2.35萬份(冊)。完成了栽植、栽后覆膜、開角拉枝,花果管理,秋施基肥等蘋果標準化生產管理科教片的錄制,形成了從生產、管理、災害預警、人才培訓有序推進的科技服務體系,縣有專家、鄉有技術員、村有服務隊、戶有明白人的技術人才服務體系基 本形成。
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效果明顯。以蔡家廟為主的蘋果種苗繁育基地,依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甘肅慶城蘋果試驗示范站,利用和整合隴東學院、慶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等科研單位現有研發力量和資源,在蔡家廟鄉蔡家廟村建成良種苗木繁育基地800畝,年出圃100萬株,保證了全縣蘋果栽植苗木供應。通過科技創新園、育苗基地、老果園改造基地、集約化蘋果生產基地建設等推廣和轉化了一批先進適用科技成果,建立無病毒蘋果砧木一級采穗圃40畝、蘋果品種一級采穗圃50畝、喬化普通苗木繁育130畝、矮化自根砧苗木繁育200畝、矮化中間砧苗木繁育400畝;完成四季修剪標準化建園技術0.5萬畝、喬化標準化建園技術2.2萬畝、中幼園標準化豐產管理技術7.5萬畝、老果園間伐改造標準技術4.13萬畝;培育出“瑞陽”、“瑞雪”蘋果新品種2個,在慶陽市推廣1200多畝。園區內果樹有機肥使用率達到了85%以上,化肥有效利用率達到62%,全縣綠色蘋果基地認證面積達到6000畝,極大提高了全縣蘋果生產技術水平。
科技服務平臺發揮作用顯著。在產業規劃與發展上,圍繞園區核心區“二園三基地”建設,健全了科技推廣、服務、普及網絡。完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慶城蘋果試驗示范站的創建,開展了技術試驗示范、技術服務培訓活動,同時慶城縣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建立了產業戰略聯盟,為蘋果產業發展提供了科技服務保障。相繼在赤城、驛馬、白馬鋪、高樓、桐川、熊家廟、南莊、慶城8個主產鄉鎮建立了鄉級果業服務站,成立了10個骨干果業合作社,核心區鄉鎮果農入社率每年提高到30%以上。成立了慶城縣蘋果產業聯合會,開通了慶城果業網站,向果農發送果業信息累計10萬余條,在赤城、白馬、驛馬、高樓等鄉鎮果業集中區設立了21個災害預警監測點,有效降低了自然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不斷促進蘋果園基地建設和生產管理水平與技術推廣應用的提升。一是按照“示范推廣,提質增效”的方法,通過加強品牌培育、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增強對產業發展的帶動能力。二是加強宣傳、提升生產水平,完善建立“高產、高質、高效”的標準化示范基地;三是以產地市場與銷售市場對接為紐帶,凸顯效益,促進果品的市場營銷。
創新驅動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堅持從實際出發,依托慶城縣豐富的蘋果產品、果蔬等資源優勢,充分利用園區的區位優勢,以科技創新為先導,以循環經濟為支撐,充分發揮特色優勢,聚合各類生產要素,優化資源配置,以蘋果加工、貿易為主導,拉動物流、倉儲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已建成立足慶城、服務慶陽的蘋果及其精深加工產品的物流集散地。通過外聘專家與公司技術人員相結合的方式,在萬順塑業、夢圓包裝、普潤果業5戶企業成立了研發機構,實施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0項,引進推廣新品種11個、新技術14余項,承擔實施省級以上科研項目2項。以金誠果蔬公司、恒盛果汁公司等企業為重點,在白馬鋪鄉建立了貯藏銷售中心。對果品加工企業生產工藝進行了提升改造,全縣蘋果貯藏能力達到10萬噸,商品化處理能力達到6萬噸,加工生產能力達到8萬噸,果品產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包裝、冷藏、保鮮、加工、營銷、勞務、運輸產業的快速發展,目前全縣19家涉果企業經營規模不斷壯大,實力不斷增強,形成了生產、加工、經銷服務功能齊全,協調發展的局面。(來源:甘肅省科技廳)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