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當今黃金消費的世界第一大國,但……這也沒啥好慶祝的。
印度并非黃金生產大國,但黃金需求量卻相當龐大。每年進口約1000噸黃金,導致貿易嚴重逆差。
據瑞銀測算,2015財年印度的黃金凈進口相當于GDP的1.7%,這令印度的經常項目赤字達到GDP的1.4%。
印度人對黃金的癡迷“蔚然成風”,但如果整個社會都盛行把財富換成首飾和金條,就喪失了財富再創造的機會,是一種巨大的財富浪費。
瑞銀預計,印度居民直接或間接擁有的黃金或有2.2萬噸,相當于8000億美元,約占印度經濟總量的39%。
為激活這筆閑置的財富,印度5日宣布啟動黃金貨幣化項目,鼓勵印度人把家中的黃金、金幣、金條存入銀行,銀行還會根據存入當天的黃金市價計算利息。不過,儲戶將再也取不出來黃金,而是拿到按取出當日黃金價格折算的現金。
這種方法實質上允許儲戶利用持有的黃金獲得收入,有助于印度的寺廟甚至企業盤活黃金資產。
與此同時,為滿足百姓的黃金需求,印度還將發售面值為5克和10克的兩種金幣,數量分別為1.5萬枚和2萬枚,還有3750根金條。
據世界黃金協會統計,印度人婚禮有一半的費用支出在黃金,遠超其它國家的平均水平。歐美國家金飾在婚禮支出中占的比重不足10%,而在中國、泰國等亞洲國家,金飾支出也僅占15%至20%。
印度人除了將黃金視為高檔飾品和儲值投資產品,還賦予了黃金更多的宗教意義。
每年11月和12月是印度教傳統節日期間,比如印度今年的排燈節就在11月11日。在傳統節日期間,印度人會購買大量黃金,在祭祀當天“穿金戴銀”對神明供奉,以示虔誠。(編輯王宗凱、樊宇,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