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電視劇中常出現的許多美食,比如缽仔糕、白糖糕等等,尤其是劇情發展到下午茶這個時段,美食更是接踵而來。所有的電視劇串起來,簡直成了一幅香港的美食地圖,下面就來看看這些出鏡率很高的美食吧!
《使徒行者》 | 花膠
阿釘為了感謝爆seed救了自己,所以把珍藏的花膠拿出來,準備煮給爆seed吃,誰知花膠已經被養母們調包吃了。
花膠即魚肚,是各類魚鰾的干制品,以富有膠質而著名,其別名為花膠。從魚腹中取出魚鰾,切開曬干后而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膠質等,香港人習慣用花膠來煲湯,有消除疲勞及對外科手術病人傷口有幫助復完之效。
《怒火街頭》 | 車仔面
《怒火街頭》里王思苦媽媽就開了一家瓊天車仔面店。
車仔面是香港一種平價面食。最多便是搭起車仔面檔擺賣咖喱魚蛋和車仔面一類熟食。販賣車仔面的木頭車中放置金屬造的“煮食格”,分別裝有湯汁、面條和配料,顧客可自由選擇面條,配料和湯汁,通常十多塊錢就可飽吃一頓。
《陀槍師姐4》 | 白糖糕
印象深刻的是《陀槍師姐4》里陳小生每天早上都會買給英姿吃白糖糕和燒肉卷。
這款點心最早始創于明朝順德倫教,據說是一梁姓小販蒸松糕時失手令粉質下墜而創出,它清甜爽口彈牙煙韌,看起來簡簡單單,實際工序繁瑣到極點:它是把大米磨漿,用米漿糕種發酵后,加入白砂糖蒸熟而成。
《學警出更》 | 菠蘿包
菠蘿包是TVB劇中最常見的小吃之一,劇中人動不動就到茶餐廳來份菠蘿包再加杯鴛鴦。《學警出更》中陶大宇就會經常到警察局的茶餐廳吃份菠蘿包。
菠蘿包,是源自香港的一種甜味面包,據說是因為菠蘿包經烘焙過后表面金黃色、凹凸的脆皮狀似菠蘿(即鳳梨)因而得名。
《歲月風云》 | 喳喳
《歲月風云》里的胡杏兒就愛這個甜品啊,喜歡她的那個華振民還作給她吃的。
這個有意思的名字源自馬來語的“嚤嚤喳喳”,意為豐富多彩,指混合了多種食材的一種南洋風味甜品小吃。
《女人不易做》 | 西多士
《女人不易做》里的海喬的妹妹海璇超愛吃,一下飛機就跑去吃。
傳說由從法國傳入,香港慣稱為西多士,簡稱西多,全名法蘭西多士。這種由法蘭西多士傳來的小吃,來到香港有兩個版本,一個是以咖醬做餡,蘸滿蛋漿炸香,再拌牛油食。另一個則是無餡多士,蘸蛋炸后跟牛油煉奶同吃。
《兩妻時代》 | 松糕
《女人不易做》里的海喬的妹妹海璇超愛吃,一下飛機就跑去吃。
記得《兩妻時代》歐陽震華做了一個好大的松糕給愛妻。
《家好月圓》 | 格仔餅
《家好月圓》里小秋的最愛。
人們通常都會在格仔餅的一面涂上牛油、花生醬、煉奶及砂糖,再對折夾起成半圓狀。烤好的格子餅吃起來有點松軟,而且味甜。傳統上的港式格仔餅都是金黃色、帶有蛋香的食品。但近年來,格仔餅發展出不同的口味如巧克力口味、蜜瓜口味等,不但變化出不同口味,更帶出不同顏色的格子餅!
《東山飄雨西關晴》 | 艇仔粥
艇仔粥在《東山飄雨西關晴》和《巴不得爸爸》里都有出現。
艇仔粥是以魚片、炸花生等多種配料加在粥中而成。原為一些水上人家用小船在荔枝灣河,珠江邊上販賣,花生,小蝦香脆,魚片,蛋絲軟滑,鮮甜香美,適合眾人口味。
《絕代商驕》 | 云吞面
TVB電視劇里常常都拿這個做夜宵,最著名的莫過于《絕代商驕》里植入的那一家麥記了。
云吞面又稱餛飩面、細蓉、大蓉,分為湯面與撈面。以煮熟的餛飩和蛋面,加入熱湯即成。
《談情說案》 | 鴛鴦奶茶
大家肯定還記得《談情說案》里,楊怡給林峰親手制作鴛鴦奶茶的橋段吧!
鴛鴦奶茶和絲襪奶茶幾乎同樣的身份地位,同樣的制作方法,只是混合了奶茶和咖啡。混合了一半的咖啡和一半的絲襪奶茶,同時集合有咖啡的香味,和奶茶的濃滑。飲用者可以自行加糖,也可以叫店里事先加入煉乳。
《當狗愛上貓》《巴不得爸爸》 | 魚蛋
《當狗愛上貓》《巴不得爸爸》里出現過。
魚蛋在香港很普遍,根據2002年的一個統計,香港人每日吃掉55公噸,即是約375萬粒魚蛋。這相等于每年超過13億粒魚蛋,每名香港人每年平均吃了196粒魚蛋。咖喱魚丸制作簡單,營養豐富,口味鮮美,是在香港非常常見且受歡迎的小吃。
《棟篤神探》 | 老婆餅
我記得《棟篤神探》有個案件里有個老婆婆整日要吃元朗老婆餅。
老婆餅餅皮疏松化渣、餡心滋潤軟滑、味道甜而不膩,確實是一道不錯的點心,但它最吸引人的地方還在于它那溫馨的名字和那段感人至深的傳說。單身的男士如果每天吃上一個甜美的老婆餅,肯定會讓你增加早日找到另一半的決心。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