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異彩紛呈,狀元故里梅花飄香。第六屆甘肅·會寧紅色旅游文化節暨第四屆甘肅戲劇紅梅獎大賽將于2015年8月6日在革命圣地會寧隆重開幕。這是全省文化藝術發展的一件大事喜事。屆時,全省戲劇愛好者將與優秀的戲劇表演者相聚會師圣地,共享文化盛宴。
“紅梅獎”三度綻放吐芬芳
甘肅省文化資源豐富多樣。多年來甘肅戲劇一直被稱為甘肅文化的優勢之一。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甘肅省創作演出了一系列在全國有影響的戲劇作品,從話劇《在康布爾草原上》、歌劇《向陽川》,到舞劇《絲路花雨》《大夢敦煌》,甘肅戲劇利用本土化資源,以其多樣的體裁樣式、獨特的審美風格、別致的藝術元素,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紅梅獎”是繼梅花獎、白玉蘭獎以后又一個全國性專業戲曲比賽獎。“甘肅省戲劇紅梅獎”是經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批準的甘肅省戲劇專業類最高獎,也是我省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專業藝術展演。由甘肅省文聯和甘肅省戲劇家協會共同舉辦,甘肅省戲劇紅梅獎對應于“中國戲劇梅花獎”,設獎以表演為主,適當兼顧其他藝術門類。
第一屆“甘肅戲劇紅梅獎”于2001年舉辦,主賽場設在蘭州,兩個分會場分別設在慶陽、武威,有近200人報名參賽。參賽劇目包括168出折子戲、兩臺大戲和三個舞臺選場,劇種涉及秦腔、隴劇、京劇、豫劇、話劇、舞劇等全省主要劇種。
第二屆“甘肅戲劇紅梅獎”于2006年12月在蘭州舉辦,大獎賽由大型劇目和小戲、折子戲兩個賽段組成,參演人數近2500人。參賽的26個演出單位共帶來了115臺折子戲(小戲),其中新創劇目6出,移植改編劇目7出,傳統折子戲102出。
第三屆“甘肅戲劇紅梅獎”于2011年9月在蘭州舉辦,比賽場次達33場,參演人數超過2000人次。評選出了一批反映我省歷史文化以及現實生活、新農村建設風貌等題材的優秀戲劇作品,涌現出一批優秀的中青年演員,全面的展示了我省戲劇繁榮盛景。
“公平、公正、權威”始終是甘肅戲劇紅梅獎所固守的評獎宗旨。目前,戲劇紅梅獎成為發現、選拔和鼓勵我省優秀戲劇演員、推動我省戲劇大省建設的重要省級平臺之一。已舉辦的三屆甘肅戲劇紅梅獎,對新時期進一步弘揚我省傳統戲劇文化,全面促進戲曲事業繁榮發展,培養和推舉優秀戲劇人才,創新與發展優秀劇目,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會寧舉辦戲劇“紅梅獎”得天獨厚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藝事業,在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上,他反復強調文藝的人民性,指出“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要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作為表現的主體。”
第四屆戲劇紅梅獎大賽賽場設在會寧縣,這是全省戲劇類最高級別大賽首次在縣一級舉辦。這將使大賽更貼近基層群眾,更接地氣,充分體現了文藝面向基層,貼近基層群眾的人民性。
本次大賽由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甘肅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甘肅省文化廳、白銀市人民政府主辦,會寧縣人民政府、甘肅省戲劇家協會、白銀市文化廣播影視新聞出版局承辦。自2014年9月發出劇目報名通知以來,全省各地劇院(團)踴躍參與,大賽共收到報名劇目大戲19臺,小戲小品折子戲劇目158折,其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前所未有。
會寧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是古絲綢之路重鎮,素有“秦隴鎖鑰”之稱。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境內就有人類生息繁衍;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設置祖厲縣,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建縣歷史。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先輩們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傳統文化,在會寧的發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跡。吼秦腔,看社戲一直都是城鄉群眾最喜愛的文化藝術形式和精神需求。
戲劇在會寧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會寧縣戲劇歷史悠久,戲劇劇種眾多,戲劇演出團體分布廣泛。全縣284個行政村村村有戲臺,30%的群眾能唱戲、60%的群眾愛聽戲、90%的群眾喜歡戲。長期以來,看戲演戲,一直是農村廣大群眾歡度春節的重頭戲。上個世紀,每逢春節,幾乎每個村莊都要組織社火隊,每個社火隊都有一個接待鄰村社火的確定日子。各村的社火隊從不同的方向匯聚而來,一時鑼鼓喧天,彩旗招展,由數百人組成的龐大的社火隊伍幾乎占了整條路面,豐富而精彩的表演把全體村民喜慶豐收、圖求新年吉祥如意的情致表現得淋漓盡致。各個村莊的社火隊輪番唱來,一直唱到天亮,人們不知疲倦意猶未盡……廟會,是吸引群眾的又一個場合。周圍的群眾不怕路途遙遠,總是會相約前往,一過戲癮。而由縣秦劇團下鄉唱的戲,群眾稱之為“唱大戲”,那更是熱情高漲,沒有人愿意錯過的。除了這種集中演出的時刻,村民們在勞動之余,也總是情不自禁地吼上幾嗓子,《鍘美案》《轅門斬子》等傳統戲曲,大多數群眾耳熟能詳,能唱能演。即便是現在,茶余飯后,在縣城、在鄉鎮人員密集的地方,時不時會傳來一陣陣鑼鼓聲,吸引了黑壓壓的一片觀眾。戲曲,是扎根在會寧廣大群眾心中的一種文藝形式,是人們最為喜愛的精神食糧,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
會寧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文化藝術工作,深刻認識文化軟實力的作用,下定決心“讓文化伴隨經濟一起騰飛!”把文化旅游興業確立為全縣四大產業體系之一,制定文化強縣戰略并深入實施,在經費保障、人才支持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設立宣傳文化特別獎,每年對在宣傳文化事業發展中作出優異成績的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文化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一批文化企業獲得了較快發展,文化活動豐富多彩。連續舉辦的春晚、新年音樂會、秦腔文化周、企業文化主題晚會以及此起彼伏的廣場文化活動已深入人心,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戲劇在保護傳承中發揚光大。會寧嘉韻秦腔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見證了會寧戲劇發展史。其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紅星劇社,1978年正式掛牌成立會寧縣秦劇團,是隸屬于會寧縣文化體育和廣播影視局的事業單位,也是白銀市唯一一家常年演出的秦腔專業院團。根據省、市文化體制改革精神,會寧縣秦劇團于2012年5月轉企改制,成立了會寧縣嘉韻秦腔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改制后,縣委、縣政府在城區黃金地段無償劃撥地皮,多方籌資,新建了建筑面積3500平方米,辦公區、食堂、劇場、排練廳等功能齊全、設施一流的綜合性大樓,改善了公司的基礎設施條件。同時,制定演出補貼獎勵扶持政策,財政每年用于劇團的工作經費達到百萬元,極大地提高了廣大演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多年來,劇團始終堅持黨的文藝工作方針,立足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和得天獨厚的紅色文化,以不斷滿足城鄉群眾的文化需求為落腳點,創作了很多戲劇精品。2004年,在第二屆中國秦腔藝術節中,新排折子戲《斬蔡陽》獲個人表演一等獎和導演二等獎。2006年,創排的反映紅軍長征題材的現代眉戶劇《重逢會寧》在甘肅省第二屆戲劇紅梅獎大賽中榮獲優秀表演、優秀作曲等五個單項獎。2009年,創排反映紅軍長征題材的現代秦劇《紅色熱土》在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全省新創劇目調演中獲劇目二等獎和21個單項獎,并且在全市進行了巡回演出。2011年又創排了現代眉戶劇《會師前夜》,并參加了甘肅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優秀節目獻禮周活動,榮獲優秀表演獎。近年來,新創排了《梨花獄》等十多部經典傳統劇目。在“千臺大戲送農村”活動中,劇團常年深入靖遠、平川、景泰、靜寧、西吉、通渭、榆中等地和會寧境內各鄉鎮巡回演出,年演出400場以上,演出劇目30多部,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會寧具備籌辦大型文化活動的豐富經驗。作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長征勝利會師的地方,會寧縣先后成功承辦了紅軍會寧會師暨長征勝利五十、六十、六十五、七十周年大型紀念活動;承辦了“會師杯”第二十八屆甘肅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暨第十三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甘肅賽區)等競賽活動、全省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隴原紅·紅領巾心向黨”、省十三運圣火采集傳遞、五屆甘肅·會寧紅色旅游節等大型節慶活動。在活動的策劃、組織、協調、服務、保障等方面積累了大量成功經驗,形成了系統、高效的工作流程。
籌備工作已萬事俱備。作為第四屆甘肅戲劇紅梅獎大賽的承辦方,會寧縣高度重視,根據需要,已對縣禮堂進行了改造升級,對后勤工作中的吃、住、行及安全保障進行了進一步完善。
會寧縣有能力、有信心、有決心把甘肅省第四屆戲劇紅梅獎大賽舉辦成一屆高起點、高規格、有創新、有靚點的大賽。
“紅梅獎”助力會寧戲劇大縣建設
面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戲劇大省建設作為全省文化建設的著力點和促進文化發展繁榮的突破口,圍繞“西部領先、全國一流”的總目標,建立和完善與之相適應的戲劇創作、生產、演出機制,努力提高全省戲劇藝術的整體水平,不斷增強甘肅戲劇的創新力、影響力和競爭力。甘肅省戲劇“紅梅獎”的舉辦對熱愛戲劇的基層群眾來說是難得享受的精神盛宴,對傳承國之精粹、發揚藝術瑰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屆比賽,既是省內戲劇演員們展示自我,揮灑自我,實現自我,將自己的“十八般武藝”盡情演繹,與其他同行們“試比高”的專業平臺,又是打磨創新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對會寧這樣一個多數人愛唱戲會唱戲的文化大縣來說,以此為契機,讓戲劇在廣大人民群眾中進一步遍地開花,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近期出臺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戲曲傳承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進一步強調戲曲具有悠久的歷史、獨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眾基礎,是表現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提出堅持揚棄繼承、轉化創新,保護、傳承與發展并重,更好地發揮戲曲藝術在建設中華民族精神家園中的獨特作用的指導思想。從實施地方戲曲振興工程、支持戲曲劇本創作、支持戲曲演出、改善戲曲生產條件、支持戲曲藝術表演團體發展、完善戲曲人才培養和保障機制、切實保障戲曲從業人員社會保障權益等方面,提出了含金量高的一系列扶持政策,這是戲劇發展的福音。會寧縣將以這次舉辦戲劇“紅梅獎”大賽活動為契機,積極對接中央、省、市扶持政策,大力探索健全戲曲藝術保護傳承工作體系、學校教育與戲曲藝術表演團體傳習相結合的人才培養體系,進一步完善戲曲藝術表演團體體制機制、戲曲工作者扎根基層潛心事業的保障激勵機制,大幅提升戲曲藝術服務群眾的綜合能力和水平,培育有利于戲曲活起來、傳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的良好環境。
本次大賽確定在會寧舉辦,必將對滿足基層廣大秦腔愛好者的文化需求,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美好心靈,進一步弘揚傳統戲劇文化,培養和推舉優秀戲劇人才,創新與發展優秀劇目,全面促進戲曲事業繁榮發展,產生十分重要的意義。
桃未芳菲杏未紅,歲寒先已笑東風,朵朵紅梅春帶雪,一曲不負十年功。讓我們拭目以待,8月6日到18日,在盛夏的會師圣地,第四屆甘肅省戲劇“紅梅獎”必將給全省戲劇愛好者帶來民族文化傳承發展的清新之風,對甘肅戲劇大省建設產生重要影響。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