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紅色華亭的抗日救亡運動

時間:2015-08-21 14:04:48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喬理點擊: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全國上下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在黨的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影響下,華亭群眾高舉抗日旗幟,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

  抗日群眾運動高歌猛進

  1938年8月,華亭成立了抗日救國會、抗敵后援會等抗日組織。廣大工人、學生、青年、婦女也積極投身革命事業,相繼組織成立了工人救國會、回民救國協會、青年救國會、學生聯合會等組織,通過廣泛宣傳,開展抗日救國活動。

  1939年6月3日,在華亭縣城藥王洞召開的“紀念林則徐虎門銷煙一百周年大會”上,銷毀了從縣內沒收的鴉片和煙籽,以此為契機宣傳抗戰形勢,動員廣大群眾盡己之能、抗日救亡,掀起了群眾性的救亡運動高潮,抗日救國運動也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全縣中小學師生積極組織宣傳隊、演講隊,以歌詠會、提燈會等形式宣傳抗日救國。

  各種抗日活動的開展,喚起了華亭人民抗日救國的熱情。華亭群眾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捐資捐物,積極支持抗戰活動,為粉碎日寇的瘋狂侵略貢獻出了應有的力量。

  捐資捐物積極投身抗戰

  1939年冬開始,華亭群眾受全國抗戰熱潮的影響,各界群眾積極為抗戰前線將士募捐衣物款3338元(法幣)。1940年11月,再次募捐抗戰資金4145.92元,其中包括縣城愛國商人謝士捐款400元,各學校師生捐款748.92元,6鄉鎮捐款2997元。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身處后方的華亭大批熱血男兒和愛國青年學生,積極應征參軍,出現了“婦女連夜趕軍鞋,群眾傾力捐物資”的感人場面。4000余名熱血男兒奔赴抗日前線浴血奮戰,身處后方的華亭人民積極投身到抗戰洪流。

  至抗戰勝利,華亭縣應征參軍參戰的4000多名士兵,分別參加了百靈廟、中條山、平型關、臺兒莊、百團大戰、武漢會戰等著名戰役戰斗。他們以吃苦耐勞,不怕犧牲的優秀品質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和贊揚。八年抗戰中,華亭籍陣亡官兵109人。在臺兒莊戰斗中犧牲27人,綏遠前線犧牲3人,山西中條山戰役犧牲3人,湖南、湖北等地犧牲75人,還有1人犧牲地點不詳(據蘭州八辦檔案記錄此人叫趙三虎)。為了抗擊日本侵略,挽救國家危亡,這些華亭男兒血灑疆場、為國捐軀,英靈永存,精神不朽。

  電瓷支撐抗戰半壁江山

  1937年,抗戰烽煙告急,東南沿海地區的電瓷廠相繼淪陷,大后方只有四川宜賓電瓷廠在苦苦支撐。一時間,電瓷成為制約前方通訊暢通,后方經濟發展的瓶頸。

  在當時的形勢下,這些稀松平常的電瓷產品都成了緊缺的稀罕物品。四川宜賓電瓷廠,供應西南有余,供應西北不足。有關電訊產品需求最為迫切的電瓷供不應求,更不要說軍事通訊需要了。

  1937年底,留德博士溫步頤先生臨危受命,承擔起在西北創建電瓷廠的重任。1939年,在日軍的狂轟濫炸中,華亭電瓷廠籌備處在重慶成立。1942年,華亭電瓷廠在安口開工生產。支撐起抗戰電瓷工業半壁江山的華亭電瓷廠就這樣在“烽火連三月”的危急時刻誕生了。

  華亭電瓷廠生產的既有普通的電線用瓷,也有通訊設備使用的瓷器。按照當年交接清單的記載,共有200多個品種,月產量達35萬件,年產量400多萬件。這些產品主要用于兩個方面,一部分用在西北各城市的通訊設備的架設中,還有一部分被緊急調往抗戰前線。

  在抗戰期間的四年多時間里,華亭電瓷廠以年產400萬件的規模,支撐起全國抗戰電瓷業的半壁江山,為抗戰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