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甘肅省公安機關重拳出擊 力爭年底80%涉案逃犯歸案

時間:2015-08-29 10:46:42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點擊:

  西部商報訊(記者宋芳科 實習生馬麒麟)掉入非法集資的陷阱,不僅金錢被騙一空,還要承受精神壓力。對于每一位非法集資犯罪的受害人來說,犯罪嫌疑人的落網是對公平正義最好的捍衛。昨日的通報會上,甘肅省公安廳就此問題也給出了擲地有聲的回答。目前全省公安機關已抓獲相關犯罪嫌疑人164人,通過公安機關不懈努力,到今年年底之前力爭讓80%的涉案逃亡嫌疑人落入法網。

  全面排查

  摸清底細防隱患

  防患于未然是對非法集資案頻發的最好反思。2014年10月以來,隨著一大批投資公司老板跑路,投資群眾的投入打了水漂。為了防止類似事情再次發生,甘肅省公安廳在加強打擊力度的同時,也加強了防范措施,引導市民理性合理投資。據了解,2015年1月,按照省打擊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工作部署,省公安廳經偵總隊組織全省公安機關經偵部門會同行業主管、監管部門,全面摸排、整治非法集資犯罪風險隱患。

  截至目前,全省公安機關會同相關部門已排查非法集資高風險行業公司4206戶,其中,投資類公司3192家、融資性擔保公司303家、非融資性擔保公司95家、典當行169家、小額貸款公司447家。經前期排查發現,全省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的公司96家,存在違規行為的公司51家。經過排摸整治,全省各地進一步完善了對上述行業公司的日常監測、監管制度,有效地規范了企業經營行為,逐步形成了預防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的長效機制。同時省公安廳經偵總隊作為打擊經濟犯罪的專業隊伍,專門負責組織領導全省公安機關經偵部門開展非法集資犯罪的打防工作。

  針對我省非法集資犯罪大部分屬外來人員犯罪,具有輸入型、跨區域、有組織犯罪的特點和犯罪分子作案快、逃跑快、轉移資產快,造成案件抓捕難、取證難、追贓難的問題,緊緊圍繞信息導偵工作主線,以組織偵破跨區域大要案件為抓手,確立了“及時發現、深度經營、穩妥打擊、有效化解”的工作思路,堅持“打早、打小”,化解風險,防患于未然,持續主動防范和打擊非法集資犯罪。同時,積極推進黨委政府統一領導的防范和打擊非法集資工作機制建設,加強了與金融辦、工商、人民銀行、工信、銀監、證監、商務等相關部門的密切協作,實現信息互通,加強重大案件線索會商,明確各自職責,提高工作效率,形成了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同時,主動加強與檢法機關的溝通,在案件定性、證據規格等方面達成共識,提高了辦案效率和處置水平。

  鄭重承諾

  嫌疑人跑不遠了

  今年7月,甘肅省公安廳經偵總隊要求全省公安機關經偵部門成立追逃工作專班,全力開展追逃工作。昨日,記者從通報會上了解到,全省公安機關已抓獲相關犯罪嫌疑人164人,并力爭在年底前,使80%的在逃犯罪嫌疑人歸案,讓涉案犯罪分子受到法律制裁,讓人民群眾滿意。蘭州市公安局經偵支隊還成立工作專班受理群眾報案和解答勸導工作,先后接待群眾1萬余人次,耐心細致地解答群眾疑問,介紹案件進展情況,有效緩解了受害群眾情緒,取得了群眾對公安機關的理解支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我省非法集資犯罪案件多發、高發、集中爆發的勢頭已消退,處于相對平穩階段,但公安機關仍處于非法集資犯罪案件受理偵辦的緊張階段,工作任務依然繁重。下一步,全省公安機關經偵部門將進一步統一思想、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充分發揮打擊主責作用,推動打擊和防范非法集資犯罪專項行動深入開展,用最堅決的態度減少非法集資存量,用最果斷的措施遏制非法集資增量,力爭取得重大成果,彰顯公安機關打擊非法集資犯罪活動的強大決心,有力震懾犯罪,全力維護我省經濟及社會穩定,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和財產安全。

  溫馨提示

  識別非法集資

  這些細節逐條看

  在警方加大防范打擊力度的同時,甘肅省公安廳經偵總隊根據辦案經驗總結了非法集資犯罪的各種表現形式,希望市民理性投資合理防范非法集資陷阱。

  一、非法集資犯罪的主要表現形式

  1.利用互聯網設立所謂投資基金或打著P2P網絡借貸平臺名義進行非法集資。

  2.以投資保健品、養老、養生項目欺騙老年人的方式進行非法集資。

  3.以商品銷售與返租、回購與轉讓、發展會員、商家聯盟與“快速積分法”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

  4.以簽訂商品經銷合同等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5.通過認領股份、入股分紅進行非法集資。

  6.對物產、地產等資產進行等份分割,通過出售其份額的處置權進行非法集資。

  7.利用現代電子網絡技術構造的“虛擬”產品,如“電子商鋪”“電子百貨”投資委托經營、到期回購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

  8.以發行或變相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等或以期貨交易、典當為名進行非法集資。

  9.借種植、養殖、項目開發、莊園開發、生態環保投資等名義非法集資。

  10.利用“電子黃金”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11.通過會員卡、會員證、席位證、優惠卡、消費卡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

  12.利用傳銷或地下串聯的形式非法集資。

  13.假冒民營銀行發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

  14.非融資性擔保企業以開展擔保業務為名發售虛假理財產品。

  15.打著境外投資等旗號非法集資。

  16.利用民間“會”“社”等組織進行非法集資。

  17.以高價回購收藏品為名非法集資。

  二、非法集資犯罪的常見手段

  1.承諾高額回報:不法分子為吸引群眾上當受騙,往往編造“天上掉餡餅”“一夜成富翁”的神話,通過暴利引誘許諾投資者高額回報。為了騙取更多的人參與集資,不法分子在集資初期,往往按時足額兌現承諾本息,待集資達到一定規模后,便暗中轉移資金或攜款潛逃,使集資參與者遭受經濟損失。

  2.編造虛假項目:不法分子大多通過注冊合法的公司或企業,打著響應國家產業政策、支持新農村建設、實踐“經濟學理論”等旗號,經營項目由傳統的種植、養殖行業發展到高新技術開發、集資建房、投資入股、售后返租等內容,以訂立合同為幌子,編造虛假項目,承諾高額固定收益,騙取社會公眾投資。有的不法分子假借委托理財名義,故意混淆投資理財概念,利用電子黃金、投資基金、網絡炒匯、電子商務等新名詞迷惑社會公眾,承諾穩定高額回報,欺騙社會公眾投資。

  3.以虛假宣傳造勢:不法分子為了騙取社會公眾信任,在宣傳上往往一擲千金,采取聘請明星代言、在著名報刊上刊登專訪文章、雇人廣為散發宣傳單、進行社會捐贈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制造虛假聲勢,騙取社會公眾投資。有的不法分子利用網絡虛擬空間將網站設在異地或租用境外服務器設立網站。有的還通過網站、博客、微博、論壇等網絡平臺和QQ、MSN等即時通訊工具,傳播虛假投資理財信息,引誘群眾投資,進行非法集資犯罪活動。在騙取一定資金后,以下線不按規則操作等為名,迅速關閉網站,攜款潛逃。

  三、防范非法集資犯罪招數

  老百姓該如何識別和防范非法集資犯罪,躲避非法集資犯罪的“陷阱”,保住自己的血汗錢呢?

  一比:計算銀行貸款利率和普通金融產品的回報率。多數情況下明顯畸高的投資回報很可能就是投資陷阱。

  二查:通過查詢政府網站,看該企業是不是經過國家批準的合法上市公司,是不是可以發行公司股票、債券,是不是國家批準設立的交易場所等。如果不具備發行、銷售股票、出售金融產品以及開展存貸款業務的主體資格,該公司就存在疑點。如不法分子以“證券投資咨詢公司”“股權投資基金公司”等為名,推銷所謂即將在境內外證券市場上市的股票,可通過政府網站查閱是否已經批準發行等。

  三問:對于陌生人低風險、高回報的投資建議和反復勸說,要多向其他懂行的家人、朋友和專業人士仔細問詢,審慎決策,防止上當受騙,切不可抱有僥幸心理,盲目投資。

  如果實在無法判斷是不是屬于非法集資,除了以上的建議,老百姓還可以向政府金融辦、公安、工商、銀監、工信等部門咨詢,把情況了解清楚后再作決定。如發現有非法集資犯罪嫌疑的公司或人員,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