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集鎮地處臨夏縣縣城以南,位于臨夏州與甘南州的交接處,總面積33.6平方公里。現轄9個行政村,82個合作社,人均占有耕地面積0.85畝,農民人均純收入1977元,總人口16060人,以回族為主的少數民族占總人口74.5%。
區位及資源優勢:
馬集鎮號稱臨夏州西大門,是連接農牧區的交通紐,是充滿民族風情的鄉鎮,也是蘭郎文明線橫穿全鎮的鄉鎮之一。近年來,馬集鎮基礎設施、醫療衛生、教育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城鎮化建設水平進一步提高,市場經濟發展,現已成為周邊地區廣大群眾和個體工商戶進行商品交易的中心,輻射甘南州夏河縣、刁祁、漠泥溝、韓集、尹集等地,輻射人口達6萬人。隨著臨合公路的穿境而過,為該鎮今后的經濟發展帶來了無限商機。緊緊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和條件,根據《馬集鎮總體規劃》的要求,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把我鎮逐步建設成集停車、住宿、購物、飲食、休閑娛樂、商品交易、文化交流為一體的大型集鎮,合理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積極組織勞務輸出,大力發展市場經濟,不斷促進全鎮社會經濟快速、健康、持續發展,努力構建文明和諧和社會主義新農村。
特色產業
一是養殖業。該鎮是甘南州、四川省大量牛羊肉販運進入臨夏州的第一站,受牧區群眾牛羊養殖的影響,加之我鎮群眾傳統經驗,牛羊的集中規模養殖已成為我鎮的支柱產業,現有大小養殖戶20戶。
二是商品貿易。馬集鎮充分利用交通便利的優勢,根據車流、人流、物流量大的實際,先后投資300多萬元興辦了5個封閉式專業市場和2個停車場,市場體系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個體工商戶和商品固定攤位不斷增加,從業人員達3000人,逢集日人流量達2萬人(次),交易額達60多萬元。三是勞務輸出。人多地少已成為我鎮最大的實際,因此,勞務輸出成為馬集鎮的工作中心,通過組織輸出、自謀輸出和群眾相互勞動的方式,每年輸出4000多人,年創收入200萬元,勞務收入已占我鎮群眾收入的60%。
發展規劃:
今后將計劃投資2000萬元,開發土地使用面積150畝,開發布局是以馬集大橋為心,以臨合公路為主線,公路兩旁25米控制帶上下延伸修建2.2公里的商業區。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