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巉口東山龍泉觀的后端,遺存著兩處有一千多年的古墓,從古到今流傳著一個風流雅趣、孤苦凄涼的故事。
東漢末年,烽煙四起,群雄逐鹿,劉漢王朝,分崩離析。漢朝宰相甄邯的曾孫,中山上蔡縣令甄逸膝下有一女子名洛兒,洛兒長得聰明可愛,甄氏夫婦視若掌上明珠。洛兒三歲那年,父親甄逸病故,奉祿斷了,家庭重擔全落在母親張氏肩上。張氏愁腸百結,艱難度日。一日,有九華山靜空和尚來院前化齋,張氏讓家人甄福給和尚賞施齋飯。和尚飯后,見有一女孩從外走來,和尚細觀此女相法,笑對張氏說:"夫人,此女孩將來貴不可言"。說罷飄然而去。張氏聽后心中高興,她知道甄洛是名門之后,說不定將來真如和尚所言為人極貴。因此,對甄洛更加寵愛,特請名師許劭于家中專門教她讀書識禮。甄洛從此勤學苦讀,博覽群書,通曉經史,成為遠近聞名的才女。
花開花落,流光似水,一晃十幾年過去,甄洛已經出落成了一位,婉若仙子波臨人間的絕代佳人。建安初年,時任大將軍兼領冀州牧的袁紹,攜帶夫人劉氏,乘坐兩個軟轎,直奔五柳山莊尋找許劭先生。二人相見,攜手入內,童子獻茶上來,袁紹呷了口茶說:"先生這些年在家做何營生?"許劭笑著說:"閑云野鶴、無非種菜灌園,吟詩垂釣罷了"。寒暄中,袁紹說道:"想求先生為夫人劉氏畫一幅肖像。"許劭說:"將軍有所不知,許某年前得了怪病,右手偏癱,不聽使喚,為夫人畫像有負所托"。袁紹只得作罷。見袁紹和劉夫人失望,許劭說:"許某雖不能為夫人畫像,但我的女弟子甄洛為夫人畫像,定合夫人心意。"即差小童去接甄洛過來。原來袁紹之妻劉夫人,前些日子作了個怪夢,總是疑心自己不久將離開人世,故求袁紹尋求畫工為她畫像,作為留于子孫的紀念。袁紹想起了許劭畫得一手好丹青,就決定探訪他為夫人畫像。
甄洛來到許宅,袁紹和劉夫人一見,不由呆住了,這甄洛不僅才華出眾,知書達禮,且有飛燕之容,昭君之姿,而且為劉夫人畫的像栩栩如生,袁紹夫婦大喜,重賞了甄洛。劉夫人回府后,念念不忘甄洛,與袁紹商量,托許劭上甄府為次子袁熙提親。袁熙橫行冀州劣跡昭著,婦孺皆知,一聽師傅前來提親,差點昏厥。可是,在那個年代,她一個弱女子又有什么辦法來抗爭呢!她只能犧牲自己的幸福來保住全家平安。半月后,甄洛含淚嫁到袁府。
甄洛嫁到袁府后,只得強作歡顏,每日以吟詩作畫自娛其樂。不知不覺,已在袁府度過了五六個春秋。第二天一早,甄洛在袁熙的陪伴下,乘車馬來到了離城三十里的道畔寺,住持法明迎入。由于戰事吃緊,袁熙將甄洛安置好后,就匆匆離開了道畔寺。超度亡靈,需要七七四十九天的時間,甄洛每日除了道場應付外,平時,常在寺院各處走走。這天早上,甄洛和往常一樣來到寺后的"飛狐巖"上觀賞風光,忽聽到前面不遠處傳來了一陣纏綿悱惻的琴聲,幽雅琴聲中還伴隨著優美的歌聲:"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甄洛自幼博覽群書,熟讀五經四書,豈不知這是《詩經》之中的《關雎》?于是順著琴音走去,見松樹下有一白衣少年正在撫琴,少年飄逸俊秀,風度翩翩,原是聞名天下的"建安七子"之首的曹植,字子建,曹操的三兒子。甄洛自幼精通樂理,對琴瑟之音頗為內行,走近前贊嘆道:"好琴"!曹植抬頭細看甄洛生得美若天仙,忙站起身來,說:"彈得不好,讓姑娘見笑了。"說著,互通姓名,甄洛方知少年是才華橫溢中原的操子建,曹植未想到在此遇見了時與貂蟬齊名,嫻靜淑雅,風華絕世的甄洛。二人施禮坐后,曹植說明了這次來冀州訪友,聽說道畔寺建造宏偉,香火旺盛,故此逗留幾日,觀賞勝地。今早閑暇無事,撥弄琴弦,不其在此遇見夫人,不勝榮幸,甄洛也敘說這次來寺經過。二人從"琴棋書畫"論起,直至百家諸子無所不談,雙方互嘆相見太晚。曹植、甄洛二人談今論古十分投機,這時,侍婢催甄洛去用午飯,甄洛起身,含情脈脈,不忍離去,曹植托起古琴放于甄洛身前,說:"他鄉遇知己,知音難覓,此琴留于夫人,如日后有緣,撫琴相見"。說罷悵然而去,甄洛看著古琴,不禁潸然若失,甚覺孤凄,無奈,悶悶回到寺中。
建安五年,官度之戰,曹操以少勝多,在倉亭大敗袁紹,袁紹兵敗冀州,不久吐血而死,曹操長子曹丕首當其沖,將袁府統統圍住,不許任何人進入袁府,自己撞開前門,提劍而入,發現后宅兩個女人相擁二泣,方知是袁紹夫人與兒媳甄洛,甄洛淚流滿面,微微發抖,可她美貌絕倫的儀態還是不減,曹丕見狀,好言安慰:"有我在,什么都不要怕"。曹操攻下冀州城,在父親的同意下,曹丕遂納甄洛為己妻,由是,甄洛二度淪為人妻。
第二年,曹操為了一統天下,攜帶家眷隨軍南下攻打東吳,當時甄洛染病獨自留在冀州。這天午后,甄洛焚香撫琴,用的是當年曹植所贈的那把古琴,一直將它帶在身邊,視為珍寶。每當心情惆悵,見物思情的時候,就彈奏一曲以解愁腸。今天她又撥弄琴弦,彈起了"鳳凰游":"鳳兮鳳兮思故鄉,遨游四海兮求其凰。時末遇兮無所將,何故今夕兮升斯堂"……?甄洛正彈得入神,侍婢忽報三公子來了,她一聽曹植到了,不由又驚又喜,要知道,自嫁到曹府,她和曹植一直沒有單獨在一起的機會。曹植進門施禮:"子建聞知嫂嫂有病,特來看望"。甄洛忙還禮:"多謝子建掛懷"。二人來到室內坐定,曹植說:"嫂嫂還記得當年道畔寺一別嗎?"甄洛指了指案幾上的那把古琴說:"子建那是什么?"曹植近前一看,那把古琴依然古色古香,被擦得纖塵不染。曹植托琴說:"嫂嫂每日還有撫琴的雅興嗎?"甄洛燦然一笑,輕聲嘆道:"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曹植是何等聰慧之人,豈能聽不出弦外之音?遂道:"嫂嫂可知道聞琴解佩的故事嗎?"甄洛臉色緋紅,說:"子建,莫不是前朝卓文君和司馬相如鳳凰游的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