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榮鄉位于甘肅省慶陽市寧縣東部,距縣城14公里,寧五、寧朱、寧左公路穿境而過,交通方便。北靠南義、湘樂,南與平子、良平隔川相望,東與九峴毗鄰,西與新寧接壤。地形原面狹長,呈殘原溝壑狀;山川原并有,地勢自東向西傾斜。土地面積229.1平方公里平方公里,耕地5.98萬畝。下轄當莊村、古城村等19個村委會及一個社區居委會,151個村民小組, 51264口人。春榮鄉是寧縣西瓜、肉牛、白瓜籽的重要產地,年均種植西瓜4000畝,發展養牛專業戶1328戶,牛存欄8595萬頭。2004年春榮鄉農民人均純收入1711元。
春榮,因舊時此地有迕逭廟故名迕逭,清代始有今名。另有一說,傳說在清朝前期,人們想在此地的羅溝建立集市,但被5條大漢強趕過來,立集于此地,人們便稱"五漢"。1936年,在成立聯保時,當政者命名"春榮"。
春榮鄉位于寧縣東部,春榮源西端,總土地面積133.10平方公里,耕地5.98萬畝。
春榮鄉位于寧縣東部,寧五、寧朱、寧左公路穿境而過,北靠南義,南與平子、良平隔川相望,東屯九峴、湘樂用勁毗鄰,西與新寧接壤。地形塬面狹長,呈殘垣溝壑狀;山川塬并有,地勢自動向西傾斜。
春榮,因舊時此地有名迕逭廟故名迕逭,清代始有今名。另有一說,傳說在清朝前期,人們在此地的羅溝建立集市,但被5條大漢強趕過來,立集于此地,人們便稱"五漢"。1936年,在成立聯保時,當政者命名"春榮"。
轄三曹、路戶、雷畔、峴子、寧春、新莊、古城、王臺、昔溝、李臺、徐家、萬塬、石鼓、鐵王、白公、高寺、赤步、上齊、蘇城(19個)村民委員會和欣榮社區居委會。 人口情況:151個村民小組, 51264口人。
19個村全部通電、通郵、通電話,3個村通公路。
有各類學校24所,在校學生5986人,專職教師264人,有醫院、衛生院1所,醫生64人,病床7張。
2001年,春榮鄉糧食總產量10521噸,農業總產值21351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46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83元,財政收人179.50萬元。
西瓜、大棗、黃甘桃。
2006年底,春榮鄉農民人均純收入1620元。2007年新農村建設啟動以來,春榮鄉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扶貧開發和新農村建設,以改善基礎條件為重點,以勞務輸轉為突破口,大力發展特色經濟,積極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已投入新農村建設資金2233萬元,其中新農村建設試點專項資金180萬元,整村推進資金180萬元,整合部門資金363萬元,貼息貸款750萬元,群眾自籌760萬元,根據實施方案,有序地推進各項建設。2006年被甘肅省確定為新農村建設試點村的高寺村目前完成投資934.9萬元,其中財政資金160萬元,整修鋪砂山川道路10公里,新打小電井150眼,新建飲水工程1處,自來水入戶105戶,建成庭院型小康住宅25戶,改造舊莊基82戶,對入住新區的25戶住宅完成"一池三改"和道路硬化綠化工程;建暖棚牛舍162座,新增養牛328頭,種紫花苜蓿1000畝,新建黃牛凍配點1處,栽植九龍金棗300畝,新建鋼架大棚200座;完成農資農家店及有線廣播、電視、電話"村村通"工程,新建學校一處,完成了新農村建設階段性工作任務。村莊整體規劃和小康農宅示范點規劃已全面完成,復墾舊莊基1000畝,建成庭院型小康農宅80戶,在建40戶,并改造舊莊基140戶,完成"一池三改"沼氣建設800座,成為寧縣新農村建設的樣板。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