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里來了好干部
——記臨夏縣新集鎮楊坪村第一書記婁廷偉
本報記者鄒海林
他一年駐村300多天,一駐就是3年;他的穿著像農民,說著地道的臨夏話,和聯系點聯得緊、聯得深,把雙聯工作做到了群眾心坎上。群眾都說,他是“省里來的好干部!”
他,就是省人大常委會財經委處長、臨夏縣雙聯扶貧領導小組副組長、臨夏縣新集鎮楊坪村第一書記婁廷偉。
省人大常委會機關是聯系臨夏縣的省級組長單位,又是臨夏縣麻尼寺溝鄉趙家村、新集鎮楊坪村、土橋鎮重臺塬村的聯村單位。基于此,雙聯行動伊始,省人大常委會機關便派出善于做農村工作、善于溝通協調、善于創新經驗的財經委處長婁廷偉到臨夏縣開展工作。
作為省里來的雙聯干部,婁廷偉一竿子插到基層一線,走東家、串西家,訪民情、察民意,很快跟鄉親們打成了一片。
“發展是頭等大事”,婁廷偉說。他是一名從臨夏縣農村走出去的干部,如今回到家鄉的土地上,心里有著為父老鄉親做些事的迫切愿望。婁廷偉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從項目幫扶入手,累計爭取資金400多萬元,實施楊坪村道路硬化工程,水泥路鋪到了農戶家門口;積極爭取農業、水利、林業、畜牧等項目資金300多萬元,扶持群眾發展旱作農業、特色林果業、畜牧養殖業,辦起了布鞋加工點;先后爭取危舊房改造資金500萬元,幫助200戶住房困難家庭改造了住房。
楊坪村基礎條件改善了,富民產業發展起來了,婁廷偉把幫扶工作的著力點又聚焦到土橋鎮重臺塬村。經向省人大常委會機關匯報銜接,與省財政廳、省發改委、省扶貧辦等部門協調聯系,由臨夏縣委縣政府謀劃對接,總投資1045萬元的重臺塬村道路硬化、文化廣場及為民服務中心建設、危舊房改造、布鞋加工廠建設、圈舍改造、庭院經濟建設、荒山綠化、人飲工程提升改造、村容村貌整治等9大項目今年全面推開,全村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明顯加快。
婁廷偉常說的一句話是,履職就要盡責,想的最多的事是如何幫群眾富起來。
在產業扶貧中,針對群眾觀念陳舊、技術落后的“短板”,婁廷偉出謀劃策,學習取經,組織鎮村干部及農戶代表到和政縣城關鎮三谷村,考察甘肅泰祥三谷生態養殖產業園,觀摩學習產業園運作模式、牛羊集中養殖技術、青貯飼料種植加工技術以及樹莓、優質飼用玉米、油菜種植等先進經驗;到通渭縣和渭源縣,學習考察散養家禽基地建設情況;到靜寧縣原安鄉坷老村和齊梗村,學習考察巴馬香豬的集中養殖和散養基地建設情況;到張掖市甘州區,觀摩學習特色種植和規模養殖產業化、科技化、循環化、優質化的“四化”模式,使大家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找到了差距,明確了方向,蓄積了比學趕超的新動能。
圍繞發揮省級雙聯組長單位的統籌協調功能,婁廷偉當好聯絡員、協調員,凝聚省州縣聯村單位的合力,全力落實中草藥產業發展、畜牧養殖、道路硬化、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和文化圖書室建設等項目資金330多萬元,為聯系點貧困村發展提供了有效的資金支撐。同時,婁廷偉還積極牽線搭橋,引來青海瑤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臨夏星光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在臨夏縣刁祁鄉龍泉村試種樹莓200多畝,開啟了“政府扶持、企業支撐、農戶參與”的產業扶貧新模式。
(來源:每日甘肅網)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