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嘉峪關市長城區新華社區探索推出一種服務居民的新模式——“菜單式”服務,居民有什么訴求,以“菜單”方式向社區表達,社區接“單”后照“單”辦理。這一服務模式,改變了以前政府“備單”、群眾“品單”的被動局面,得到越來越多群眾的點贊。
“我家樓頂漏水,麻煩你們幫助解決一下。”
“我想了解小額擔保貸款情況,請給我講解講解。”
“我兒子長期不在身邊,能請人陪我聊聊天嗎?”
居民有服務需求,來到社區“點單”提出訴求。點單方式多種多樣,可以打電話、上社區QQ群、微信群、社區貼吧等,也可以在社區工作人員入戶走訪時表達。
接“單”后,社區就準備“上菜”。首先,根據居民“菜單”,社區工作人員及時召開議事會,社區能做的,認真籌備“菜肴”,做不了的,與相關部門、單位協調,聯手“合做”。“菜肴”做好后,上門“送菜”,結對幫扶、扶貧幫困、政策解答、便民服務等,一道道量身定做的“菜肴”,即可送到居民身邊。
“沒想到從反映問題到妥善解決,只用了一天時間。”說起社區推行的“菜單式”服務,居民陳興明贊不絕口。陳先生6月22日發現自家樓頂漏水,去敲樓上鄰居的門,鄰居不在家,陳先生無奈之下就撥打了求助電話。了解情況后,社區馬上與物業、公安等部門聯系,在實在聯系不到戶主的情況下,開鎖維修了樓上破裂的水管。
隨著“菜單式”服務的推行,新華社區越來越多的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
為給居民送上可口的“菜肴”,新華社區平時還用心“備菜”。在社區開展的“日訪一戶”活動中,社區工作人員深入居民家中,廣泛征集居民意見,根據居民的需求,將綜治維穩、環境治理、文體活動、便民服務、扶貧幫困等服務納入“菜單”,豐富“菜品”內容。
以前社區的服務內容主要集中在社保、醫療等方面,對居民個性化、特殊化的服務需求覆蓋不足。新華社區黨委書記高云說,“采用‘菜單式’服務模式,為居民量身定做服務‘菜單’,使服務更有針對性,服務滿意率也大大提高。”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