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安鄉位于莊浪縣東南部,東鄰韓店,南與張川交界,北接南坪,東西長23.3公里,南北寬10公里,總面積84.5平方公里,海拔1503-2105米。鄉政府所在地王宮村,盤安鄉以盤安鎮而取名于1929年,沿用至今。全鄉18個村,63個社,55459戶,25971人,全鄉有耕地面積56019畝,糧食總產8215噸。盤安鄉屬純山區鄉,位于大廟山主峰東側,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境內山大溝深,交通不便,自然植被差,水土流失比較嚴重,氣候比較溫和,年降水量在500mm左右,無霜期短,春早。
農村主要以種植業為主,零星兼營二、三產業,經濟收入以農產品和勞務輸出收入為主,2005年人均純收入1380元。近年來,在鄉黨委、鄉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鄉狠抓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了水盤路鋪油及盤馬路王宮至岔李7.5公里村級道路的路基鋪砂及輾軋,至06年底,全鄉18個村實現了村村通自來水,村村通車路。
高度重視,主抓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在全鄉18個村督促群眾種植洋芋、亞麻、藥材等經濟效益好的作物,05年共落實洋芋6000畝,亞麻4000畝,中藥材2000畝;狠抓勞務經濟,05年組織赴疆采棉工116人,建立勞務基地4處,發展勞務明星16人,全鄉勞務總收入2000萬,占農民純收入的56%。
在鄉黨委、鄉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全鄉職工和廣大群眾的共同努力,全鄉經濟得以快速健康發展,群眾安居樂業。
為提高農民收入,發展旱作農業,在縣農牧局的大力支持下,我鄉今年在劉陳、雷家兩村集中連片建成全膜種薯示范區1處 ,種植全膜洋芋1000畝,主要做法是:一是加強組織領導。鄉上成立了種薯基地建設領導小組,對基地建設工作統一指揮、統一部署。實行責任技術雙軌承包責任制,采取"主要領導抓點、片長抓村、駐村干部抓戶、農技人員抓技術"的工作機制,層層分解任務,靠實工作責任。
二是多種措施并舉。針對勞力短缺、認識不到位、群眾資金困難等方面的問題,通過異村調勞、進村入戶動員、縣農技中心幫扶供給地膜5噸、
籽種30噸這些措施,有效地調動了群眾的積極性,解決了群眾困難和后顧之憂,加快了基地建設的進度。
三是提供優質服務。覆膜期間,縣、鄉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手把手全程指導覆膜規程;對種植大戶鄉上免費提供鋪膜機;勞力緊缺的農戶由鄉、村干部運送化肥、地膜,并幫助鋪膜。各項服務措施落實到位,促進了工作的順利開展。
盤安鄉孫溝村共有3個社、445戶、2032人,為了改變群眾交通閉塞、出行困難的現狀,縣上將該村列為異地扶貧搬遷項目村。根據政府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標準的原則由農戶承建的原則,一是在孫溝村三社規劃建設移民安置區1處,標準化磚木結構四合院74戶。二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修建標準化村室1處120平方米;新修田間道路4條5公里。三是配套設施建設方面,計劃治理河堤1000米;修建排洪渠280米,開挖并硬化邊溝16條1600米;硬化巷道14條5000平方米; 栽植綠化樹600株;配套完成水電主管道鋪設及進戶工程,新建"一池三改"農村能源沼氣池74眼,新建無害化衛生廁所74戶。止目前,標準化四合院主體工程完成了45戶,標準化村室1處已竣工,建成田間道路2條2公里,栽植綠化樹600株,河堤、排洪渠和硬化道路等工作正在做拉運沙石、水泥等前期準備工作。
灣李村新農村建設
灣李村共4個社,376戶1812人,今年鄉上把灣李村確定為09年新農村建設示范點。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總體安排部署,鄉上結合實際,在灣李村實施了以移民搬遷項目為重點,基礎設施和農村能源建設相配套的新農村建設。
按照政府規劃,農戶承建,村級協調的原則,年內將在灣李河灘征地26.6畝,平整場地17734平方米,搬遷移民60戶,建成標準化四合院磚木結構住房60戶,配套完成水電入戶工程,硬化門前場地600平方米,新建學校1處450平方米,村文化醫療所各1處150平方米,治理河堤1000米,新建村室1處100平方米,新修個體門店25間420平方米。鄉上在年前完成 "三通一平"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工作措施。止目前,已完成了征地及報名登記工作,確定了戶數及戶型,并對搬遷的60戶進行了規劃放線,其中8戶已經開始備料, 1戶已開工修建。村部建設已完成拆除危舊房屋5間80平方米,河堤治理完成了前期規劃和踏測放線,現正在開挖河道。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