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民勤縣--武威市民勤縣歷史沿革

時間:2015-11-23 11:08:26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至五代時,吐蕃已微弱,回鶻,黨項諸羌夷分侵其地,而不有其人民。值中國衰亂,不能撫有,惟甘、涼、瓜、沙四州常自通于中國。甘州為回鶻牙,而涼、瓜、沙三州將吏猶稱唐官,數來請命。自梁太宗時,嘗以靈武節度使兼領河西節度,而觀察甘、肅、威等州,然雖有其名,而涼州自立守將。唐長興四年(933),涼州留后孫超遣大將拓拔承謙及僧、道士,耆老楊通信等至京師求旌節。明宗問孫超等世家,承謙日:'吐蕃陷涼州,張掖人張義潮募兵擊走吐蕃,唐因以義潮為節度使,發鄆州兵二千五百人戎之。唐亡,天下亂,涼州以東為突厥、黨項年隔,鄆兵遂留不得返。今涼州漢人皆戎人子孫也。'明宗乃拜孫超為節度使。……(后晉天福八年(943),涼州人共劫留(陳)廷暉,立以為刺史。至(后)漢隱帝時(949),涼州(土豪)折逋嘉施來請命,漢即以為節度使。……(后周)起(申)師厚為左衛將軍,已而拜河西節度使。師厚至涼州……涼州夷夏雜處,師厚小人,不能撫有,至世宗時(955-959),師厚留其子而逃歸,涼州遂絕于中國

根據以上所述,從唐天寶末年唐朝為平定安史之亂,從河西調走大駐軍后,涼州即為吐蕃所統治。咸通二年(861)張義潮攻占涼州,涼州歸唐,但涼州東為突厥、黨項阻隔,朝廷只是遙領而已,涼州城內雖為唐人駐守,城外鄉鎮多為突厥、回紇、黨項、吐蕃人占據,駐守州城的唐軍僅二千五百人,難以控制涼州全境的局勢。至五代時,涼州城內僅有漢人戶百余,其余城鎮可想而知。

五代時唯一記載民勤地方情況的,就是高居誨的《使西域記》。后晉天福三年(939)十二月,晉遣供奉官張匡鄴、鄣武軍節度判官高居誨使于闐,高居誨將沿途所見記錄下來,后收于《新五代史·四夷附錄·于闐》傳中。茲引其中一段于下:

自靈州(今寧夏靈武)過黃河,(西)行三十里,始涉沙入黨項界,日細腰沙,神點沙。至三公沙,宿月氏都督帳。自此沙行四百余里,至黑沙堡,沙尤廣,遂登沙嶺。沙嶺,黨項牙也,其酋日捻崖天子。渡白亭河至涼州。自涼州西行五百里至甘州。甘州,回鶻牙也。其南,山百余里……有別族號鹿角山少陀,云朱耶氏之遺族也。

(二)  

從唐末以來,曾以朔方節度使兼節度河西。此雖虛名,然中原至河西多取靈武至涼州的通路。趙旬《聚米圖經》記:“靈州西至涼州九百里”,即指此通道。自靈州過黃河行三十里涉沙入黨項界,可知賀蘭山式我就是黨項分布之地。三公沙有月氏牙帳,此月氏不是秦漢時居于河西的月氏人,而是漢文帝初年西遷后進入西域,傳至唐代,唐于其族居地設月氏都督(護)唐代中后期又隨西突厥東來,居住于此地的一部,首領所居自稱“都督帳”,以壯聲威。從此行四百余里,至黑沙堡。不論從地理形勢或是里程計算,黑沙嶺當在白亭海東岸。黨項族建牙于此,說明黨項已從賀蘭山擴張至民勤白亭海地界,只有這里才有豐足水草可供人畜生活。白亭河即指馬城河,或因原白亭守捉設此而改名,或者是因白亭河海而得名。此時甘州還有回鶻牙帳,不能不使人注意,沙陀族仍有部分遺民在甘州境內。高居誨從白亭海南下至涼州,五百里間沒不發現唐和五代政權在民勤地界設置的軍政機構,也沒有見到漢人在此生活,反映出當時中原王朝設置的官府早已不存在,人民淹沒在少數民族當中去了。

黨項牙帳在白亭海東邊,而黨項人入居河西的時間更早,分布較廣。五代后漢時涼州留后折逋嘉施被任命為節度使,而且說是涼州土豪。折氏為黨項姓氏,其族在河西已有相當勢力。可以說從白亭海到涼州、馬城河以東,多是黨項人的勢力,其西恐怕是突厥、回鶻、西域胡人較多。這一形勢就帶來了黨項族與回鶻族爭奪涼州及民勤地方的長期戰爭。

黨項族是漢西羌的一支,南北朝時期在今青海東北、甘肅東南、四川西北接壤地區興起。唐貞觀年間歸附于唐,備受優待。后因吐蕃北上,威逼黨項,唐朝允許其遷至隴東北地區。吐蕃勢力不斷強大,常征發黨項人為其作戰前驅,向唐進攻,唐政府為了隔離他們的聯系,分別將其向北、向西遷徙,部分人逃至河西地區。歷經唐代后期到五代,河西尤其是涼州地區黨項的勢力日益強大起來。宋咸平六年(1003),黨項首領李繼遷越過賀蘭山,攻戰了涼州。當時涼州城內的漢人僅“三百戶”。吐蕃、六谷部聯軍反擊李繼遷,李繼遷中流箭死,軍敗亡。次年,其子襲位,復占領涼州。不過涼州已是空城。

然而,涼州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河西走廊的東大門,又是富饒之鄉。就黨項來說,夏州東有契丹,南有大宋、西南有吐蕃,都擁有強大力量,只有向西發展,才能擴大地盤,以爭雌雄,所以必須向河西擴張。對甘州回鶻來說,甘、涼二州回鶻聯為一片,失去涼州不僅失去了沃野牧場,更重要的喪失東部屏障,政權就難以持久。為此,黨項與甘州回鶻遂發生了激烈的爭奪戰。

定西市大中祥符元年(1008),黨項萬子等軍,領兵攻回鶻。“回鶻設伏要路,示弱不與斗。俟其過,奮起擊之,剿戮殆盡。”次年夏四月,黨項復攻回鶻甘州,又敗績。這年連續出兵三次,均為回鶻擊敗。九年(1016)“夏德明使蘇守信守涼州,有兵七千余,馬五千匹,諸番畏其強、有敢動。回鶻貢路,悉為阻絕。守信死,其子羅麻自領府事,部眾不附。甘州(回鶻)可汗夜落紇遣兵攻破之,擄其族帳百余,斬首三百,羅麻棄城走,于是涼州屬于回鶻”。宋天禧元年(1017),“羅麻走入沙漠,潛遣人至涼州。約回時番卒內應……回鶻結六谷部拒之,卒不能克。”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遼與西夏共攻回鶻,至甘州,兵敗而退。六年(1028),德明遣太子元吳攻甘州,拔之;次年攻占涼州,回鶻散亡。景祜元年(1034),黨項人元昊繼父業正式建立夏國。次年,“舉兵取瓜、沙、肅州、置為州郡,立軍治之。”從此,河西五州(郡)處于西夏王國的統治之下。從唐末黨項人入居涼州,宋初黨項與回鶻為爭奪涼州進行了二十六年的戰爭,民勤地區一直是雙方進軍的道路與戰場。上引“羅麻走入沙漠,潛遣人至涼州”,無疑是走白亭海逆馬城河至武威的道路。當時,今大古浪與武威間六谷部勢力甚強,夏兵不得不走沙漠道。戰爭中民勤是深受戰患的。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