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21年),改基成縣為佑川縣(今理川)。玄宗開元二年(公元714年),置隴石節(jié)度使,宕州屬之。
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宕州為懷道郡,領懷道,良恭二縣。
肅宗至德三年(公元758年),懷道郡復改宕州。
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宕州陷入吐蕃。
北宋:太宗建隆二年(公元962年),合良恭,大潭2縣為大潭縣,隸秦州。
神宗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王韶收復岷、宕二州。
南宋:理宗瑞平三年(公元1236年),岷州、宕州、疊州、階州、文州十八番族降蒙古汗國。
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設西固城軍民千戶所。
惠宗至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改置西固番漢軍民千戶所,屬階州。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將傅友德兵至,西固千戶韓文舉眾歸附。
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設西固軍民千戶所,屬鞏昌府。
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建岷州衛(wèi)于佑川,設岷州為指揮使司,屬鞏昌府。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改為西固城軍民守御千戶所,隸陜西都司,翌年,西固千戶所歸岷州衛(wèi)軍民指揮使司直轄。
清:順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撤西固軍民守御千戶所,歸并階州,設州同分轄。
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西固番人慕化,編民為里,設撫夷同知,隸鞏昌府。
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裁西固撫夷同知,仍設州同,隸階州。
中華民國: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階州西固分州改為西固縣,隸屬隴南道(旋改渭川道)。
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7月,廢道,西固縣劃歸第一行政督察區(qū)(專員公署治岷縣)。
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西固縣劃入第八行政督察區(qū)(專員公署治武都),直至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2月9日,西固縣全境解放,西固縣人民政府成立,隸屬武都專區(qū)。
1954年6月,經(jīng)政務院批準西固縣治遷宕昌,11月13日,西固縣更名為宕昌縣。
1958年4月8日,國務院決定撤銷武都專員公署,宕昌縣劃歸天水專員公署。
1958年12月20日,宕昌縣和岷縣合并,劃歸定西專區(qū)。
1961年12月15日,恢復宕昌縣建制,劃歸武都專區(qū)。
1985年5月14日,武都地區(qū)更名隴南地區(qū)。
2004年,撤地建市,宕昌縣歸隴南市所轄。
甘公網(wǎng)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