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蘭州日報報道 (記者 劉超 魏奇峰 顏晨) 2月17日,市委十二屆十一次全委(擴大)會議如期召開,大會之后進入到分組審議環節,與會委員討論和審議《市委常委會工作報告》、《中共蘭州市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討論稿)》。此時的蘭州已步入數九寒天,但是在市委各個分組會議室中卻氣氛熱烈,溫暖如春。
在分組審議會場,“3341”項目工程、“1236”扶貧攻堅、“6873”交通突破行動、“13685”戰略……一個個頻繁出現的熱詞傳遞出了全體委員齊聚于此求奮進、謀發展的強烈信號。在談到虞海燕書記代表市委常委會所作的工作報告時,與會人員一致認為報告言簡意賅、求真務實,報告內容提神振氣。委員們審議《中共蘭州市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討論稿)》時認為,“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也是推動大蘭州、新蘭州建設的重要時期,是蘭州加速發展難得的機遇期,因此審議“十三五”規劃建議事關重大,意義非凡。分組審議會上,每一位參與者積極建言獻策,一條條真知灼見,一次次熱烈探討,定格成一幅幅精彩瞬間。
委員熱議“大蘭州”戰略定位
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段英茹表示,市委“十三五”規劃建議目標把握準、上下結合緊、建議內容實、保障措施強,體現了中央和省委“十三五”規劃建議的各項原則和發展理念,緊密結合蘭州實際,對未來五年的規劃條理
清晰、重點突出、內容實在。她建議,“十三五”時期,建設“大蘭州、新蘭州”,在建設大都市、大產業、大樞紐、大物流、大市場、大平臺的同時,應該加上“大文化”。建設向西開放戰略平臺,要加快民族產業、旅游產業的發展。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繼續全面深化改革,為實現“十三五”規劃提供堅強保證。
蘭州新區紀工委常務副書記、監察審計局局長魯生明在討論中說,“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提出的“大蘭州、新蘭州”的建設目標,讓人耳目一新。
但是,對蘭州新區的地位確定還不夠明顯。因為,在“大蘭州、新蘭州”的構建中,要樹立形象和拓展空間,離不開對蘭州新區的建設。蘭州新區的發展是一個大的平臺,體現出中央的發展共享。近年來,蘭州新區農村經濟的發展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特色優勢產業的發展不明顯,因此,在培育農村特色支柱產業,完善城市服務功能上還需下大力氣。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蒙自福認為,市委常委會工作報告文風樸實、精煉,對全年工作做了系統全面的總結。今年以來,市委領導堅強有力,全市呈現出經濟平穩發展、改革有序推進、開放不斷擴大、民生持續完善、黨風政風好轉、社會和諧穩定的新局面。市委“十三五”規劃建議,目標明確、措施有力,既緊扣中央、省委精神,又符合蘭州實際,從發展戰略、發展定位、發展目標等方面,為我市今后五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蒙自福建議,在“十三五”時期,應該努力推動蘭石化搬遷。推動新農村建設,加強農村村莊規劃,為建設美麗鄉村奠定基礎。摘污染“黑帽”最受關注在當日的分組討論中,最受委員們熱議的話題莫過于近日的“蘭州藍”以及蘭州治污成效受到國際社會關注的喜訊。今年,我市治污工作又創佳績,截止12月15日,城區空氣質量新標達標249天,較去年同期增加5天,提前完成全年達標68%以上的目標。
“記得今年我在合肥市出差時,正好遇上霧霾天氣,站在十字路口,連對面馬路上的紅燈都看不清楚。而且,我還發現當地的很多老百姓在地里燒秸稈,沒有任何人去管理,我粗略的數了一下,大概有27處。這種情況不會在蘭州發生。”榆中縣委書記王曉寧在分組討論中說,從《報告》中清晰的看出,我市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下了大力氣,讓大家為“蘭州藍”叫好,也讓“蘭州聲音”傳到了巴黎。在“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提出“大都市、大產業、大樞紐、大物流、大市場、大平臺”六大目標的建設,明確了發展的前景,按照這六大目標去推進,蘭州將成為西北的核心樞紐。
市互聯網新聞中心主任王建軍表示,讓蘭州人自豪的是,甩掉了大氣污染的“黑帽子”,空氣得到了有效的改善。那么,能否讓蘭州人以文化而自豪?他建議,在“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應當將促進文化繁榮的目標更加細化一些。因為,蘭州不僅有歷史悠久的“絲路文化”,而且還擁有祖輩傳承下來的“黃河文化”,兩大文化的碰撞,勢必會產生同頻共振的效應。同時,除了修建一些美術館、博物館外,還可以修建一些文化廣場和雕塑,這樣可以提升整個城市的品位。
“當全市的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后,接著‘暢交通’會成為大家非常關注的話題。”副市長咸大明認為蘭州城市交通面臨的四大病根深蒂固,即,市內道路明顯不足、車輛增長過快、停車位短缺、公共交通落后,因此,他建議在“十三五”期間應當用治污的力度來整治“城市病”。這樣的看法與市交通局局長李文生不謀而合,他認為,“在‘十三五’規劃的建議中,提出要圍繞全省‘6873’交通突破行動,蘭州市率先實施道路暢通工程,這個提法非常好。”,他建議,在全市暢交通工程的建設中,應優先發展公交,因為解決全市的交通問題,除了加大對路網的建設外,還要加大公交的建設力度。
“新常態”下謀劃“新增長”
今年以來,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復雜局面,我市各項經濟指標仍然呈現上揚態勢,實現國內生產總值突破2000億元,增速達8.2%,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市委黨校校長趙建利說,“與以往兩位數的增速相比,我們應當看到,雖然我們在經濟發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處于困難期。”他認為,“十三五”期間需要我們大力關注的方向就是打造向西開放的戰略平臺,搶抓“一帶一路”的戰略機遇,發揮好蘭州作為節點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至于如何發揮好這種作用,趙建利認為,如果能夠建設好中川機場國際空港、綜合保稅區及各類產業園區、物流園區、爭取到蘭州自貿園區,必然能夠增強蘭州作為核心節點城市的支撐能力,“當下,蘭州國際港務區項目作為向西開放的‘一號工程’已經坐實,接下來就是如何建的問題。蘭州自貿區的申報籌建工作則需要從國家層面進行統籌規劃。”他也建議,關于蘭州作為向西開放的重要平臺的戰略優勢不能限于泛泛而談,仍然需要尋求多方專家進行多方論證和深入探討。
市商務局局長王黎認為,市委“十三五”規劃建議簡明扼要、重點突出、實事求是、客觀全面。王黎建議,在“十三五”時期,應該進一步增強加快發展電子商務,將加快電子商務發展與推動轉型和促進經濟增長結合起來,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結合起來,真正實現“互聯網+商貿雙向流通”,解決城鄉居民消費最后一公里的問題。用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形成全市推進電子商務發展的良好環境和氛圍,推動我市電子商務發展邁上新的臺階,為全市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同時,在“十三五”時期,努力推動中心城區老舊市場外遷,通過出臺相關引導政策,實施老舊市場搬遷,真正實現出城入園。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