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寫在我的恩師、敬愛的外祖父逝世一周年之際
何鮮梅
人總是健忘的,但是歲月的流逝并沒有減少我對親人的深切思念……
在那個黎明前的深夜,我漫步在通往重癥監護室的那條幽深的走廊上,只見走廊兩邊打滿地鋪,我的目光不由自主的探尋入口。當我推門走近舅舅守護的外祖父床前,我叫了一聲爺爺,外祖父虛弱的應了一聲:“鮮梅呀!”緊接著眼睛從輸液器轉向我,再看看跟我一起來的弟弟……
由于重癥監護室不讓多留家屬 ,弟弟去取藥了,我讓舅舅在外面透透氣,而我照看外祖父 ,老人家再三囑咐我要看好液體,看到我點頭答應著 ,他才放心閉了疲憊的雙眼休息。他安詳地躺著,沒有痛苦的表情 ,周圍都是重病號,我抬頭看著輸液器像個更漏 ,一點一滴忠實的記錄著生命的流量,關注著它平穩進入祖父的身體;心電監護儀像個剛學會畫畫的孩子 ,被大人把著手畫出不規則的曲線 ,唯恐太用心畫出一條直線;氧氣瓶也不甘示弱地努力工作,好把生命的氣息注入祖父的鼻孔;手指也被測氧儀緊緊咬住,指頭被咬癟了 。我伸手輕輕握住那只被咬的手 ,想傳遞給他安全感,那手雖溫暖,但手指卻冰涼,自然地攤著。見此情狀,我的眼淚不由得流了下來,心里難受極了!
此刻,外祖父多么希望他的孩子們都陪在身邊,而他引以為豪的大兒子遠在重洋,兩個女兒也在蘭州回岷縣的火車上 ,不過他再睡一會就應該見到她們了,他的子孫們都很孝順,舅舅、阿姨們大多都學業有成、在各自的崗位上兢兢業業、頗有建樹,為人處世勤勞、誠懇,一直以來都是孫子們的榜樣。外祖父一生最大的成功就是把孩子們培養成才,最使他驕傲的大舅出國留學,現定居美國,在加州一家科技公司就職,長孫威廉考取世界著名大學,孫子、外孫們也繼承老人家的風范,并在父母的的悉心教導下,編織著一個又一個燦爛的夢想……
外祖父這一生注定是平凡而成功的,他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 、克己奉公,在家愛護妻兒,是受妻兒愛戴、稱職的一員。外祖父最早在麻子川教書,是一名鄉村教師,因踏實肯干和革命的需要,幾經輾轉后任岷縣一中革委會主任,后任岷縣縣委黨校校長,他的一生是令人欽佩的一生!
聽外祖母說,那時候生活緊張,再加上孩子們又多,外祖父去任一中革委會主任那天,穿著窘迫,藏青色棉布棉襖,衣角破爛得都吐出了棉花,在場的師生議論紛紛,可外祖父高大的身材、紅潤俊朗的面容、簡潔利落的發言贏得師生陣陣掌聲。外祖父在一中任革委會主任期間,適逢特殊年代,保護了很多善良的教師,關心幫助過無數困難的學生。他的善舉得到了師生的贊同,更有甚者在他病重的時候,竟然有學生守候在病床邊……
外祖父任職一中的歲月便給我的童年記憶染上了最鮮活的色彩;而那神秘的廣福樓便成了我童年的樂園;
記得那時,外祖父的辦公室就在現廣福樓的二樓,如今已經舊貌換新顏,成了校史館,陳列著一中的歷史與記憶。記憶中的廣福樓曾經是一中的“政治中心”,樓體是木結構的,木板、圓柱、斗拱講究地組合排列在一起,他儒雅的屹立于一中的歷史中,這里曾是我的樂園,穿著黑底紅面絲絨鞋的我,最喜歡來回踩著樓道的木板聽空空的聲音;和幾個老師家的孩子手拉手合抱著那大紅色的柱子仰望它的高度;雙腳一級一級跳上樓梯體會登高的勝利;那就是我童年的樂趣了。那時大舅已經在讀甘肅理工大學了,而小舅和小姨經常拿著書在樓下的路燈光里和更多的學生一起讀書,夜幕下的路燈光引來無數飛蛾與螢火蟲做伴,我只知道他們背書很認真,來回的踱步,有時也駐足,深邃的眼眸時而望漆黑的夜空,時而在手中的文字間停留,神情嚴肅而忘我,他們背書時我從不敢打擾,因為外祖父告訴我,小舅們在讀書,不能打攪,縱使舅舅們平時很稀罕我,我也不敢靠近。下學的時候就不一樣了,小舅憑著自己的物理知識做了小木箱,自己裝上輪子,讓我坐在里面,拉著我穿梭在校園的小徑上,歡聲笑語灑滿小徑,那也是我最初的關于童年的快樂記憶了。后來,就知道小舅和小姨畢業了,成績名列全縣前茅,小舅代表畢業學生發言,再后來,我只能在和鄰居伙伴玩上半年的日子才能見到小舅和小姨們。而且他們每次回家,都帶有我不曾吃過的好東西……就這樣外祖父的身邊就剩下我們這些孫子了,這不,他又擔起了帶孫子、接送孫子們上學的擔子,我便是外祖父外祖母悉心照料、教育著長大,記得從三年級起便接到外祖父身邊住,外祖父接送我上下學,由于外祖父慣于謹慎, 晴天他都小心地推著自行車接送我 ,下雨天就踏著泥濘拿著雨傘等候在教學樓下的報欄前、平日里輔導我寫作文,可是,到現在我也想不明白,當時的我怎么就沒寫出一篇讓他老人家驕傲的作文,可以站在講臺上面對全班范讀呢!
日子就像放電影,轉眼就到了高考填報志愿的時間,面對題海和未來,迷茫的我不知道該怎么選擇,翻開報考志愿冊 ,面對高分數線、名牌學校,我無從下手,只剩下一副將結果交給命運的樣子,是祖父告訴我最適合女孩子的職業是老師和大夫,于是我想象自己走上講臺面對無數雙求知的眼睛繪聲繪色的樣子,想象自己像小姨一樣穿上白大褂扶助生命垂危的病人的情景,于是,估完分數,外祖父領我“訪遍”了省內外師范類院校和醫學類院校,綜合考慮選定氣候宜人,師資水平相當的天水師范學院,從填寫志愿的那一刻起就決定了我傳承他老人家教書育人的家業和我的事業。
走過迷茫,懂得了珍惜,珍惜祖父為我指引迷途,謹記“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校訓,謹記祖父的諄諄教誨, 殷切期望;懂得以后的路要自己走,而且要努力走好,我深知,以后的日子里不會每次都那么幸運的有外祖父幫著做決定 、扶著我走過如梭的歲月。
走上教師崗位的我,每逢周末總喜歡和外祖父分享自己的教學心得,說說工作中的困惑,更喜歡他老人家的見解和開導,每一次談話都讓我心里踏實,會讓我在理論上站得更高,而每次都覺得自愧不如 ,我們忙于工作,往往顧此失彼,可他的生活卻井然有序、能應對自如,看新聞、關心時事 、研究古籍、和孫子們談古論今。他還特地給我推薦臺灣女作家的《背影》,并將自己讀書所摘錄的警句分享給我,讓我體會……他精神矍鑠,對這一切表現出樂此不疲。
不僅如此,年過耄耋的他還和好友齊發一爺爺(現岷陽詩詞會員)一起談論詩詞,更為傳奇的是在弟弟的指導下八十歲時學會玩電腦,在電腦上看新聞、聽秦腔,九十歲仍不甘落后地學會用智能手機、聊微信,并樂在其中!
而使我受益最深的是外祖父那謙和的態度和溫和的處世之道。我很少見他老人家發火,每次對著電腦前遠在他鄉的兒女們都是笑容滿面。這笑容,告訴給孩子們他很好,不用牽掛。每次我去給他理發都很配合,尤其剃兩鬢時一動不動,配合的像個孩子,結束后總對著鏡子滿意的笑笑,轉身對外祖母說:“給你也理理發,理了就精神了!”說完就把坐位讓給外祖母,自己去看電視了。
外祖母很喜歡和外祖父一起看電視 ,因為不識字的她,總有個笑容可掬的講解員。外祖父喜歡看新聞,她也跟著關心國家大事。轉眼間,外祖父離開我們的日子已整整一年了,沒有外祖父陪伴的日子里 ,外祖母一直保持著看新聞聯播的習慣,每天看新聞聯播、定西新聞,她雖然不識字,但卻清楚地記得新聞播出的時間和頻道,也因為歡喜看電視,也經常和重孫們搶遙控,享受她的天倫之樂。
就在這個寂靜的黎明,廣場上的燈影透過窗簾的間隙被淚花朦朧成斑駁,剛剛在夢里我們執手互道思念,思念的痛心讓我泣不成聲,醒來已是淚流滿面。我想,這個凌晨您一定會忙著走進所有您所思念的親人們的夢里。整整一年了,您的家人一刻也不曾忘記與您在一起的點點滴滴。而此刻,我們只能無助地看著舊照片,任往事一頁頁翻過……
(甘肅省岷縣第二中學,何鮮梅)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