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漳縣訊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定西市漳縣東泉鄉立足資源優勢,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產業興旺之路,以產業振興示范帶動鄉村振興發展。今年以來,我鄉在穩定“糧袋子”的前提下,想方設法鼓起群眾“錢包子”,打造“食用菌、高原夏菜”和“千畝燕麥種植、千畝育苗+油料”兩片+兩帶產業示范點建設,促進特色產業規;發展,打造綠色農業產業鏈,以紅色黨建引領綠色產業發展,真正實現村集體增收新突破,農民致富找到新路子。
“千畝燕麥”產業帶
年初,東泉鄉黨委、政府了解到燕麥有益脾養心、促進腸胃蠕動作用,是一種低糖、高營養的食品,且市場需求量大、產量高、效益好,既是糧食作物也是優質草料。便全力打造韓川、黃河、能岸3村“千畝燕麥種植”產業帶,依托韓川村燕麥加工車間在產品深加工及外銷方面的優勢,流轉3村1600畝土地,鼓勵群眾優先種植,經由技術培訓,實行科學種植、標準化管理,由合作社統一收購、統一檢測,積極發展燕麥種植。
“千畝育苗+油料”產業帶
東泉鄉以“綠了山溝、清了溪水、富了百姓,走出一條綠色生態與鄉村振興相融合的路子”為目標,依托隴盛園林農民專業合作社,全力打造黃河、韓川、林泉、能岸、新東5村“千畝育苗+油料”產業帶,采取“企業帶動、支部引領、群眾參股”的經營模式,致力于園林綠化景觀樹種植培育及元寶楓木本油料產業。目前,在已流轉5村1600畝土地的基礎上,動員新流轉土地400畝,帶動當地59戶農戶增收,吸收30多名當地群眾在基地務工,既整治了撂荒土地、盤活了村集體經濟,又帶動當地農戶共同致富。
“食用菌”產業片
食用菌是東泉鄉的一大特色產業,依托胭脂村獨具氣候資源天然稟賦和金田園食用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菌棒加工車間擴建優勢,鄉黨委、政府全力帶動當地農戶大面積發展露天食用菌,力爭把胭脂村打造成全縣食用菌發展的核心區和樣板村,讓鄉村產業開出特色致富花。今年,新建大棚15座,總吊袋棚達到30座、涼曬棚13座,實現年菌棒加工80萬棒,掛袋50萬棒。
“高原夏菜”產業片
山鄉美如畫,小康入夢來。東泉鄉立足資源優勢,以鄉村示范創建為契機,依托漳縣馬強家庭農場,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高原夏菜種植,在增加流轉規模的基礎上,帶動當地農戶大面積發展高原夏菜,加快創建高原夏菜品牌,推進高原夏菜產業穩步發展,力爭打造全鄉特色產業轉型、種植高原夏菜的核心區。今年,流轉土地200畝,總流轉土地面積達到500畝,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農民種地有了希望,生活有了新的盼頭。
下一步,我鄉將繼續認真貫徹中央省市縣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以黨建紅引領產業綠,穩定全鄉糧食播種面積,抓好“糧袋子”安全供給,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序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撰稿:漳縣東泉鄉黨建辦劉瑞霞)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