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定西市

定西市渭源縣:科技賦能縣域經濟發展走出“加速度”

時間:2025-05-06 22:29:45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定西訊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劉 峰 焦煜鑫   王亞雄近年來,位于隴中腹地的渭源縣扎實推進強科技行動,在厚植科技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成果鏈、政策鏈上持續發力,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蹚出了一條西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傳統產業“破繭”:科技創新激活千年藥鄉新脈動

清晨,渭水源藥業數字化車間內,機械臂精準分揀著道地藥材,全自動生產線將當歸、黃芪轉化為標準化飲片。這家曾以粗加工為主的中藥企業,通過三年攻關23項科研課題,不僅建成西北首個中藥配方顆粒生產線,更跨界開發出參芪含片等大健康產品。“我們正構建覆蓋藥材種植、精深加工到健康服務的全產業鏈。”負責人秦飛指著展示柜里30余款新產品介紹。

在佛慈紅日藥業,智能化改造帶來的質變更為顯著:數字化控制系統實時監測提取罐溫度,MES系統自動生成生產報表。這個獲得定西首個2A級兩化融合認證的現代化工廠,將傳統制藥工藝精度提升至98.6%,成為全省中醫藥產業智能化轉型的標桿。

創新生態“筑基”:多維體系培育發展新動能

渭源的轉型密碼,藏在政府搭建的創新生態系統中。縣財政連續三年保持科技投入15%以上增幅,6098萬元專項資金重點支持關鍵技術攻關。在政府牽線下,啟迪綠色科技與當地共建的成果轉化中心,已催生10項產業化成果。“我們從初創企業到高新技術企業,每個成長階段都能獲得精準支持。”甘肅世邦星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天乾感慨。

人才戰略同樣顯現立體布局:國家科技特派團帶動的“6大智囊團”深入田間,23名“田秀才”在鄉鎮建立科技服務站。中藥材基地里,90后技術員張磊指導藥農使用物聯網設備:“土壤溫濕度、光照強度數據實時上傳云平臺,種植決策有了科學依據。”這種‘人才鏈+產業鏈’模式,讓科技創新深深扎根鄉土。

新質生產力“燎原”:數字賦能重塑產業版圖

科技創新引發的裂變效應,正在重塑渭源經濟地理。中藥材全產業鏈產值突破56億元,馬鈴薯產業實現32億元跨越發展。在隴源紅生物科技展廳,“定西寬粉”系列產品通過電商平臺走進全國3000余家商超,即食酸辣粉單品年銷超億元,完成從“論噸賣”到“論克賣”的價值嬗變。

數字化轉型更催生農業新場景:會川鎮南溝村的當歸有了"數字身份證",掃碼即可追溯生長全過程;五竹鎮智慧大棚里,無土栽培技術使馬鈴薯畝產提升40%。全縣26家中藥企業建成546種配方顆粒數據庫,中醫藥產業邁入“標準化時代”。

【記者手記】行走渭水兩岸,深切感受到科技創新帶來的深刻變革。從實驗室到生產線,從產業園區到阡陌田間,科技創新的星火正形成燎原之勢。渭源實踐印證: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用好科技創新這把金鑰匙,讓傳統產業老樹發新枝,讓新興產業小苗成大樹,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書寫西部振興的時代答卷。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