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定西市

輪椅上的馬鈴薯女王:李曉梅的逐夢傳奇

時間:2025-05-14 22:08:08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定西訊 甘肅經濟日報 記者 通訊員 馬富平)在甘肅的黃土大地上,馬鈴薯不僅是飽腹的口糧,更是承載著脫貧致富希望的“金豆豆”。而李曉梅,這位從貧困中走來的農家女,憑借著鋼鐵般的意志和對鄉土的深情,坐著輪椅,在馬鈴薯產業中開辟出一條康莊大道,成為當之無愧的“馬鈴薯女王”,書寫著屬于自己和鄉親們的傳奇。

nEO_IMG_圖片24.jpg

寒門少女的學醫夢

李曉梅出生在定西市渭源縣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土坯房、破舊衣衫,還有那頓頓不離的苦澀馬鈴薯,構成了她童年的底色。每到開學,父母四處借學費時的窘迫,深深刺痛著她的心,也在她心底種下了改變命運的種子:一定要走出貧困,過上好日子。

在學習上,李曉梅像一塊干涸的海綿,拼命汲取知識的養分。憑借著優異的成績,她如愿考上了衛生學校。畢業后,她成為鄉衛生院的一名醫護人員,有了穩定收入,生活也逐漸安穩起來。

但命運似乎總愛給她出難題。一天,王奶奶抱著高燒的孫子來醫院,四處借錢的焦急模樣,像極了當年父母為她籌學費的情景。李曉梅毫不猶豫地墊付了醫藥費,那一刻,她內心深處的悲憫被再次喚醒。此后,她看到太多因病致貧的家庭,心中有了新的想法。

不久后,李曉梅用積蓄在鎮上開了一家私人診所。她的診所不僅看病細致,還常常減免困難患者的費用。她的名聲漸漸傳開,診所的生意也越來越紅火。但她并不滿足于此,看著身邊依舊貧困的鄉親們,一個更大的夢想在她心中悄然萌芽。

 

nEO_IMG_圖片25.jpg

創業的荊棘之路

2000年,李曉梅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投身農業創業。她拿出開診所積攢的全部積蓄,又貸了款,買下縣食品公司廢棄的食品加工廠,嘗試種植天麻。

種植天麻的過程充滿艱辛。從選種、培育到田間管理,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精心照料。然而,命運并沒有眷顧這個努力的女人,第一次創業以失敗告終。但李曉梅沒有被打倒,她又相繼試種蘑菇、靈芝,可結果依舊不盡如人意。連續的失敗,讓她的積蓄化為烏有,還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周圍質疑的聲音也越來越多。

但李曉梅骨子里就有一股不服輸的勁兒。2005年,當地中藥材產業興起,她看到了新的機會。她成立了天麻協會,逐漸形成小規模種植基地,發展了120多名會員。這次小小的成功,讓她信心大增,也讓她更加堅定了在農業領域深耕的決心。

然而,李曉梅的目光并沒有局限于此。一次,鄉親們一句“一畝馬鈴薯賣的錢不夠一次感冒的花銷”,再次觸動了她。她深知,馬鈴薯作為當地的主要農作物,若能改良品質,定能成為鄉親們脫貧致富的“金鑰匙”。

2008年,李曉梅牽頭成立了渭源縣田源澤馬鈴薯良種專業合作社。可創業初期,困難重重。鄉親們對她這個年輕姑娘充滿質疑,認為她是在“瞎折騰”。為了說服鄉親們加入合作社,李曉梅無數次走村串戶,磨破了鞋底,說啞了嗓子。但她始終沒有放棄,用真誠和耐心,逐漸贏得了鄉親們的信任,當年就與50多戶村民簽訂了訂單。

nEO_IMG_圖片26.jpg

車禍后的浴火重生

就在李曉梅的事業漸入佳境時,命運再次給了她沉重一擊。2008年秋天,正值馬鈴薯收獲的關鍵時期,連續7天在廣州考察市場的李曉梅,一下飛機就馬不停蹄地開車前往馬鈴薯收購基地。由于過度疲勞,她連人帶車從13米高的斜坡上掉了下去。

當李曉梅醒來時,等待她的是殘酷的現實:胸椎爆裂性骨折,脊髓損傷,高位截癱。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覺,這個打擊讓她一度陷入絕望。“我才30歲,人生就這樣毀了嗎?”無數個夜晚,她在淚水中質問命運。

但很快,李曉梅就振作了起來。她想到了那些信任她的鄉親們,想到了自己還未完成的夢想。她告訴自己:“我不能倒下,我要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

躺在病床上,李曉梅忍著劇痛,用電話指揮著公司的事務。馬鈴薯產量大增,儲藏庫卻不夠,基地負責人配合也不力,收購成了大問題。她一個又一個電話地打,反復溝通協調,終于解決了收購難題。

康復期間,李曉梅坐著輪椅回到公司,親自給客戶解釋承諾,用真誠打動了他們,挽回了失去的大客戶。當她坐著輪椅出現在農戶家中,看到農戶們拿到錢后的喜悅,她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一定要讓馬鈴薯產業成為鄉親們的“致富產業”。

nEO_IMG_圖片27.jpg

產業升級的新征程

2013年2月3日,是李曉梅終生難忘的日子。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她的公司視察工作,對公司的產業扶貧模式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做出了“努力做好甘肅的馬鈴薯產業,做精做深,做大做強”的重要指示。這讓李曉梅備受鼓舞,也為她的事業指明了方向。

為了實現總書記的囑托,李曉梅不斷探索創新。她在全省首次提出并推行“六統一”經營模式,即統一供種、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收購、統一貯藏、統一銷售。這一模式讓農戶無需投入資金,只需出力種植,收獲后還能以高于市場價10%的價格賣出,極大地調動了農戶的積極性。

多年來,她為種植戶無償提供了價值6000多萬元的馬鈴薯良種。有人說她“傻”,但她知道,只有讓鄉親們真正受益,產業才能長久發展。在她的努力下,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建成了30多個馬鈴薯良種標準化種植基地,合作社會員達到8000多人,輻射帶動2500多戶種植戶,每年戶均增收5000多元。曾經的“救命薯”,真的變成了“致富薯”。

2015年,脫貧攻堅的沖鋒號吹響。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馬鈴薯主食化的戰略,為李曉梅的事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6年,她引進技術,建成了馬鈴薯主食化食品生產線。公司創建了多個品牌,生產多種馬鈴薯制品,實現了線上線下同步銷售,產品暢銷多地。

同時,李曉梅還依托馬鈴薯文化,大力發展旅游服務業,真正實現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公司優先錄用殘困戶、留守婦女等,年工資收益35000元左右,可帶動就業3000多人次,吸納了當地200多人長期穩定就業,年季節性用工量達到12000多人次,走出了一條“生產車間 + 基地 + 農戶”的馬鈴薯主食化加工促增收新模式。

 

nEO_IMG_圖片28.jpg

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

多年來,李曉梅先后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國社會扶貧先進個人”“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自強模范”“全國五一巾幗標兵”“甘肅隴人驕子”等二十多項榮譽稱號和獎項。以她為原型的電影《我心向上》上映,展現了她自強不息、帶領鄉親致富的感人故事。

但李曉梅并沒有滿足于已有的成績。她深知,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她繼續加大科技投入,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引進先進技術,開展育種研究,不斷提升馬鈴薯的品質和產量。

如今,盡管李曉梅離不開輪椅,但她的夢想卻在這片黃土地上展翅翱翔。她就像一顆頑強的種子,在困境中生根發芽,綻放出絢麗的花朵。她用自己的行動證明:只要有夢想,有信念,有堅持,就能在逆境中創造奇跡。在她的帶領下,更多的鄉親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而她的故事,也將在這片土地上代代相傳,激勵著無數人追逐夢想,勇往直前。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