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夏天,我黨早期革命家宣俠父在瑪曲歐拉扎西灘幫助組建‘甘青藏民大同盟’,積極開展思想啟蒙和組織發(fā)動工作,幫助成立了甘南藏區(qū)最早的少數(shù)民族進步組織——藏民文化促進會,播下了革命的火種。”8月13日下午,瑪曲縣宣俠父烈士紀念館開館儀式暨“草原深處播火人”——紀念宣俠父甘南藏區(qū)行90周年研討會在瑪曲縣舉行。
“宣俠父烈士紀念館是承載烈士光輝事跡和革命精神的平臺,是宣傳、繼承和弘揚革命傳統(tǒng)和黨的優(yōu)良作風的窗口,是甘肅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瑪曲縣宣俠父烈士紀念館館長雍忠德介紹說。
宣俠父烈士紀念館于8月13日正式開館。館址位于瑪曲縣姜艾路,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展廳面積2000平方米。紀念館展廳分4個部分,運用圖文、影像、實體文物等形式展示宣俠父烈士的英勇事跡。紀念館藏品包括宣俠父烈士銅像、藏民文化促進會雕塑,以及宣俠父從蘭州到瑪曲其間所使用過的生活用具、革命生涯中撰寫的書籍資料以及相關歷史資料書籍等。
走進紀念館,序廳部分首先展示了宣俠父人物雕像。第二部分是前言,概括了宣俠父烈士艱苦奮斗、光榮革命的一生。
第三部分以時間為序分為8個單元,詳細講述了宣俠父烈士的革命歷程:第1單元為“追求真理,投身革命”。宣俠父青年時代求學日本,追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思想,回國之后,加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時期,宣俠父投筆從戎,習武黃埔;第2單元為“遠征西北、甘肅建黨”。1925年春,經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始人李大釗的推薦,宣俠父等赴張家口馮玉祥的國民軍司令部開展政治工作。1925年10月,宣俠父來到蘭州,12月,根據(jù)中共北方區(qū)委的指示,宣俠父、錢崝泉等與在蘭州開展革命工作的甘肅籍共產黨員張一悟一起,創(chuàng)建了中國共產黨在甘肅的第一個黨組織——中國共產黨甘肅特別支部,宣俠父、錢崝泉擔任支部委員,開辟了黨在甘肅工作的新紀元。
第3單元為“深入藏區(qū),播火草原”。講述了根據(jù)中共北方區(qū)委有關在西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開展革命工作的意見,宣俠父把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傳播到藏族同胞和民族地區(qū)。成功領導和組織了拉卜楞藏區(qū)藏族人民反抗封建軍閥殘暴統(tǒng)治的斗爭。第4單元為“率部東征,出師北伐”。在北伐戰(zhàn)爭時期,宣俠父率部出征,出潼關,下洛陽,舉旗北伐,與北上的國民革命軍會師中原。
第5單元為“返回家鄉(xiāng),開展農運”。1927年8月,宣俠父被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李維漢派回浙江省工作,并組織和領導了諸暨的農民減租運動,策劃、組織召開了中共諸暨縣第一次代表大會。第6單元為“著書立說,‘建功左聯(lián)’”,講述了1931年,宣俠父秘密加入“左聯(lián)”,為“左聯(lián)”創(chuàng)辦湖風書局,出版了文化總同盟黨團秘密機關刊物《文學導報》和革命文學期刊《北斗》。
第7單元為“奔走呼號,救亡圖存”。“九一八”事變后,為挽救民族危機,宣俠父致力于抗日救亡運動,領導、推動、參與了組建察哈爾抗日同盟軍、中國反法西斯大同盟、中華民族革命同盟等一系列重大活動。第8單元為“獻身統(tǒng)戰(zhàn),光耀千秋”。“西安事變”后,宣俠父在周恩來的領導下,以西安為中心,奔走于武漢、南京、太原、徐州等地,為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發(fā)展與壯大做了大量艱苦、繁重、卓有成效的工作。1938年7月31日夜,宣俠父被國民黨軍統(tǒng)特務秘密殺害于西安。
“大璞未完終是玉,精鋼寧折不為鉤。”在“草原深處播火人”——宣俠父甘南藏區(qū)行90周年研討會上,受邀前來的國內有關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從歷史和現(xiàn)實的高度,回顧和總結宣俠父光輝多彩的一生,特別是對他在甘南藏區(qū)和瑪曲草原開展革命活動的重大意義進行探討,高度評價了宣俠父在中國共產黨民族地區(qū)革命實踐史和統(tǒng)戰(zhàn)工作史上的特殊地位和突出貢獻。
“宣俠父是甘肅乃至西北共產主義運動的重要開拓者之一”“宣俠父是甘南草原的播火人、民族團結的好楷模”……與會專家學者對宣俠父的歷史功績給予了準確定位,對他在中國革命史上所做的重要貢獻給予了充分肯定,對他堅定的黨性立場和偉大的人格給予了高度贊揚。
據(jù)介紹,研討會以“弘揚長征精神,建設和諧藏區(qū)、繁榮藏區(qū)、幸福藏區(qū)、美麗藏區(qū)”為主題,旨在以開展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為契機,全面探討宣俠父烈士甘南藏區(qū)行的特殊貢獻,弘揚革命先輩將中國共產黨的星星之火播撒到草原深處的革命精神,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學習黨的歷史,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黨和人民事業(yè)不懈奮斗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會上,還就如何加快推動甘南(瑪曲)紅色文化和旅游業(yè)的深度融合發(fā)展,提升甘南(瑪曲)紅色文化品牌整體形象進行了研討。
“90多年來,沿著宣俠父革命的腳步,一大批優(yōu)秀人物在瑪曲無私奉獻的故事被廣為傳頌:‘紅色醫(yī)生’李貢在瑪曲草原救死扶傷、忘我工作的故事;‘草原曼巴’王萬青,響應國家號召來到條件艱苦的瑪曲草原為群眾解除病痛。”瑪曲縣委書記王力說,當前瑪曲縣正處在全面深化改革、奮力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宣俠父烈士紀念館作為愛國主義教育、革命歷史傳統(tǒng)教育、黨史教育、青少年教育基地,是廣大干部群眾以宣俠父精神為榜樣,接受革命精神洗禮的精神高地。”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