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嘉峪關市

嘉峪關市努力不讓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丟失

時間:2016-09-20 15:08:37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楊江峰點擊:

身邊的這些“寶貝”你知道嗎

嘉峪關市努力不讓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丟失

  “十二五”期間,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工作在積極做好“非遺”項目整理歸納等基礎工作的前提下,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采取有力措施,在代表性項目的保護、傳承、管理和利用等工作方面,取得了喜人成績。

  建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保護體系。目前,我市擁有省級項目4個:嘉峪關故事傳說、嘉峪關民間小調、嘉峪關地蹦子和嘉峪關石硯制作技藝。市級項目20個:嘉峪關霸王鞭、嘉峪關大轱轆車制作技藝、嘉峪關烤肉串、新城釀醋工藝、嘉峪寶卷、大漠風雨雕石藝畫制作工藝、嘉峪關灌豬腸制作技藝、嘉峪關文殊鎮婚嫁風俗、嘉峪關芨芨草編扎工藝、嘉峪關燒殼子制作技藝、嘉峪關楹聯習俗、嘉峪關鎖陽油餅子制作技藝、嘉峪關麻腐餃子制作技藝、嘉峪關面筋制作技藝、嘉峪關油餅卷糕制作技藝、嘉峪關剪紙工藝、嘉峪關泥塑制作技藝、嘉峪關新城五糧釀酒工藝、嘉峪關雨鳴洲涮羊肉制作技藝、嘉峪關鮑福記羊肉粉湯制作技藝。省級項目代表性傳承人5人,市級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7人。

  建立了地蹦子、霸王鞭、嘉峪關小調、嘉峪關烤肉等十個傳習所。打破以往“非遺”傳承模式,把“非遺”請出農村,邀請傳承人到城市來給城里人當老師,讓“非遺”有更為廣袤的發展天地,真正實現人人都是文化遺產的主人。在市內組織了紀律性強、有一定舞蹈表演經驗的社火隊學習嘉峪關地蹦子、霸王鞭,使其成為專業展演的秧歌隊,并在我市旅游旺季,在景區、廣場等地進行展演,讓游客在游覽名勝古跡的同時,了解我市濃郁、深厚的民間文化;成立了嘉峪關市民間藝術團,以表演傳唱嘉峪關小調為主要任務,吸引了全市民間藝術愛好者80余人參加,儲備了嘉峪關小調20多首,并在社區及雄關大舞臺演出,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嘉峪關小調的廣泛傳播。

  創新“非遺”傳承和保護手段,建設了嘉峪石硯、新城黑醋、大漠風雨雕石藝畫6個生產性保護基地。結合嘉峪關建設華夏文明傳承與創新區的規劃,選擇與旅游結合緊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特別是民間民俗文化產品和民間工藝品,使它們在搶救和保護中走向產業化和市場化。目前,已經著手將嘉峪石硯、新城黑醋、大漠風雨雕石藝畫擴大生產規模,申請專利、商標,使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轉化為生產力,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傳承。

  完成了收集、整理我市民間文化資料的工作。出版《嘉峪關民間故事傳說》《嘉峪關民間小調》《嘉峪關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嘉峪關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學生讀本》。同時,向各學校免費發放《嘉峪關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小學教材》,普及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民俗文化。

  極力發掘新項目,擴充我市“非遺”名錄。大力探索新的“非遺”線索,通過對市區及周邊村落的走訪、多次摸排、調查、驗證,已發掘了嘉峪關手工搟面、嘉峪關沙畫等“非遺”資源,計劃在今年完成第五批市級“非遺”項目的申報評審工作。(來源:每日甘肅網)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